印度空军最近给飞行员们浇了盆冷水,以后光辉战斗机上的保命椅,要换成自家造的了。
这话一放出来,估计不少印度飞行员夜里都得琢磨,以前坠机还能靠英国座椅捡条命,以后这三哥牌座椅,会不会没等出事就把自己弹上天?
9月,印度媒体官宣了这事,为了响应莫迪的印度制造,也为了提高光辉战机的国产率和出口竞争力。
国防工业部门宣布,要搞国产弹射座椅,几年内把现在用的英国马丁・贝克座椅给换下来,听起来挺提气,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哪是升级,简直是在飞行员的命上赌一把。
印度现在用的马丁・贝克弹射座椅,可不是普通物件,那是全球飞行员公认的保命天花板。
这家英国公司本来是造飞机的,创始人试飞时摔死了,才一门心思改做逃生系统,结果把小作坊干成了行业巨头,现在107个国家都用它家的座椅,累计救了快7800名飞行员的命。
美国、法国、韩国这些航空强国都买它的账,连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对手,战机上装的都是同款。
之前印度一架光辉战机坠毁,飞行员就是靠这座椅嗖地弹出来,毫发无损落地,堪称坠机续命神器。
它的本事真不是吹的,能实现零零弹射,意思是飞机在零高度、零速度(比如刚起飞就失控)的绝境下,照样能把人救出来。
飞行员只要拉一下手柄,剩下的全不用管,座椅会自动算好开伞时机,先稳住身体,再放牵引伞,接着人椅分离,最后打开主伞,一套动作比机器人还精准。
就算飞机在超音速(1300千米/小时)或者同温层飞行时出事,它也能正常工作。
莫迪敢亲自坐光辉战机上天,说白了就是信得过这座椅。
是光辉装的是印度自己造的,借他100个胆子也不敢系上安全带,毕竟印度制造的口碑,在军工圈实在有点一言难尽。
按说马丁・贝克座椅这么靠谱,印度好好用着就行,为啥非要折腾国产的,核心就只是因为面子+利益。
先说利益,英国政府给马丁・贝克座椅加了政治枷锁,只要战机装了它,出口就得看英国脸色。
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之前想买韩国的F/A-50战机,就因为这座椅是英国的,英国一反对,韩国只能黄了这笔生意。
莫迪一门心思想把光辉战机卖到全世界,比如最近正跟菲律宾推销呢,要是被英国卡着脖子,印度制造走向全球的美梦不就碎了?
再说面子,印度总喊着要当世界大国,连个弹射座椅都造不出来,传出去多丢人,于是不管技术行不行,国产弹射座椅项目硬是上马了。
可印度忘了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弹射座椅看着就是个带弹簧的椅子,实则是工程学的巅峰挑战,难度比造喷气式战机还大。
全世界能造喷气式战机的国家至少有7个,但能造合格弹射座椅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只有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
就连能自己搞出阵风战机的法国,都得乖乖从英国买座椅装上去。
举个例子,要实现零零弹射,座椅启动后得瞬间产生巨大推力,让飞行员在1秒内脱离失控的飞机。
这时候飞行员要承受12G以上的瞬时过载,相当于12个自己的重量压在身上,稍不留神就会脊椎压缩、内脏破裂。
所以座椅的推力必须精准到毫秒,既要够劲,又得平滑,不能猛一下子把人拍伤。
要是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出事,座椅还得算准时机跟人分离,分早了人会被气流拍晕,分晚了可能被飞机尾翼砸到。
要是飞机倒扣着、侧翻着,座椅还得自己调整姿态,把人推向安全空域。
这哪是座椅,简直是个微型智能航天器,里面得装微处理器和各种传感器,实时测高度、速度、姿态。
腿带、臂带要在毫秒内把人捆紧,避免肢体乱飞,穿盖器得100%把机舱盖撞开,少一分力气都不行。
还得轻,不能太重影响飞机性能,材料还得扛住极端冲击,对材料学也是顶级考验。
别说印度了,就连中美这样的航空强国,搞弹射座椅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中国为了吃透这技术,前前后后花了几十年,甚至有飞行员付出过生命代价。
我们走的是两条腿走路,一边自己闷头研发,迭代好几次,终于搞出了HTY-5弹射座椅,配在歼-10上,好几次事故里都把飞行员救了回来。
比如有次歼-10S夜间低空出事,俩飞行员全靠它活了下来,后来改进版还装到了歼-20上。
另一边,我们引进了俄罗斯的K-36座椅,这可是当年的世界第一,有次国际航展上,俄罗斯苏-30低空失事,仰角都超过90度了,K-36硬是把飞行员稳稳弹出来。
它算是当着全世界的面秀了把操作,连美国都跑来跟俄罗斯合作,中国吃透技术后仿制出HTY-8,现在歼-11B、歼-15都在用。
中美都得下这么大功夫,印度凭啥觉得自己能行,现在光辉战机最靠谱的俩部件,一个是美国的发动机,另一个就是英国的弹射座椅。
印度等于是要把保命的两块板拆一块,换成自己造的木板,风险可想而知。
以前印度空军虽然坠机多,但飞行员伤亡少,一是机械故障有时间弹射,二是俄法进口的座椅靠谱。
现在换成国产的,估计飞行员得天天祈祷别出事,毕竟以印度军工的口碑,这座椅搞不好真能毫无征兆把人弹上天,没等坠机先跳伞了。
更冤的可能是菲律宾,印度最近正使劲给菲律宾推销光辉战机,还打包卖布拉莫斯反舰导弹。
菲律宾想在南海用这组合打海警船、护卫舰,觉得比美国F-16配的亚音速导弹管用。
可要是光辉战机真装上了三哥牌弹射座椅,菲律宾飞行员怕是得先练心理承受力,万一出事,这座椅是救命还是送命?
印度有全世界最多的坠机经验,可研发弹射座椅的经验是零,飞行员的逃生经验顶多提提建议,真要造出来,难度比搞五代机还大。
其实这事说白了,就是莫迪的印度制造喊得太急,有点打肿脸充胖子,航空工业讲究一步一个脚印,核心技术骗不了人,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凭空变出来的。
马丁・贝克座椅救了近8000人,靠的是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国的座椅能保命,靠的是真金白银和时间投入。
印度连基础的材料、传感器技术都没吃透,就想跳过研发过程直接造顶级座椅,根本不现实。
以后再看印度飞行员坐光辉战机,可能不止要担心飞机摔不摔,更要担心座椅会不会先下手为强。
而那些想买光辉战机的国家,估计得先问一句,能选英国的座椅吗,毕竟命比印度制造的面子值钱多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