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母的托举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从古至今,在任何时代上一辈人的托举尤为重要,父母们们因为吃了太多生活的苦,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从来都不是容易的,有了父母的托举,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都是无私的,无偿的,对孩子最大的恩情,不是生恩,也不是养恩,而是托举!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对于普通家庭来讲,对孩子的托举意味着什么?不仅有物质上的倾囊相予,还有精神上的悉心滋养,更有价值观的言传身教,这些不仅能够还是为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同时还能让孩子一“举”成功。
很多普通家庭出生的90后,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托举就是供他们上大学,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毫不退缩,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想理念,鼓励并且支持孩子认真读书,将来能有一个好前程,让孩子拥有看世界的眼睛和思考能力,拥有独立的意识,拥有赚钱的能力。
普通农民家庭的父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已经实属不易,90毕业后又面临着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的压力,父母们从来不退缩,更不含糊,想尽一切办法,却没办法跟孩子说半个字。
过去房价贵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彩礼贵也是无可奈何的,结婚后两口子都是在上班,特别是有孩子后,年轻人更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这时候,父母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主动承担这一重任。
父母们会竭尽全力托举自己的孩子,不仅从物质上、精神上全力托举,而且还要给他们尊重与无条件的爱。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父母的托举,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有钱付首付,哪有时间和精力,最主要的是哪有经验带孩子?如果这几点都没有,那么孩子怎么可能能安心地生活,更何谈发展?
很多年轻人只有在婚后才会懂得,一个无人帮衬的小家该多么艰难。如果没有父母帮忙,男人必须拼命赚钱养家,一刻都不敢病倒,而女人只能放弃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在家务和日常琐碎中度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没有不为孩子好的!
“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牛马”,而有的人终其一生都破不了圈层。
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虽然有困难,但是也不能自暴自弃,拥有独立的品格才是一个人能够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甚至关键因素。
每个人的家庭和出身不一样,家庭的托举程度不一样,看到别的伙伴有父母的托举,这一托举会助力他们的成功,可能会有心理上的不平衡,但希望每一个年轻人,能明白,托举是恩,生养是恩,父母的托举只能是“雪中送炭”,不能够做到“锦上添花”。
很多人都说,假如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家庭就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起跑线,抢占先机至关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要自己跑完全程,没有独立的品格和安身立命的本领,何谈跑完全程,就算是有父母的托举,那也只是一时的,并不能做到一世,人生的路还有很长,有上坡也有下坡,有坎坷也有坦途,如何能坚持不懈跑完全程,这是每个人独立品格的完美体现。
不要被原生家庭条件所困,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永远都是自己,父母只是辅助。
把自己活成一座大山,自己就是自己最尖锐的靠山,要时刻记住并且牢记“无人兜底,才是成年人的第一课。”
杨绛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教,上行下效。
父母做得就是榜样,孩子有样学样。
育,长善救失。
孩子做错事还是要帮助孩子纠正思想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严厉也是因为爱!
广大父母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所谓的托举,不是一套房、一辆车,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品种和安身立命的技能。
因为大部分人生下来,都不会拿到一手好牌,但是我们能调整出牌的顺序,靠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底气。
有父母的托举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无人兜底才是成年人的第一课。
请珍惜父母对你的爱,对你托举,请牢记靠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底气!
注:本文字数1500余字,阅读时间4分钟,欢迎大家交流分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