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中国相关的重磅消息。这个举动,可能会改变中韩关系。韩国公布的消息究竟是什么?李在明的所作所为对中韩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谓的重磅消息,就是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要跟美国军工绑一块儿了。这消息一出来,中韩关系立马就紧张了。
其实具体事儿是这样的,2024年底的时候,韩华海洋先花1亿美元买下了美国费城的造船厂,紧接着又砸了50亿美元升级设备,打算把这船厂的年产量从一年造不了1、2艘,直接提到20艘,而且这些船专门给美国海军造。
不光这样,韩华海洋还跟美国海军签了修船的协议,甚至掺和进美国那个“让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的计划里,还说要投1500亿美元帮美国把造船业重新搞起来。
为啥说这步棋险呢?明眼人都看出来,李在明这是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了。要知道,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家,2024年造船的三大核心指标(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占了全球55%还多;韩国虽然排第二,但高端的LNG船、集装箱船市场,早就被中国压得喘不过气。这时候跑去跟美国军工抱一块儿,简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更关键的是,韩华海洋的供应链离了中国不行,韩国造船业20%的厚钢板都从中国买,价格比韩国本土便宜15%到20%。现在中国商务部已经把韩华海洋的5家美国子公司列进反制名单,不准中国企业跟它们合作,这下韩华海洋不光可能断了供应链,造船成本还得涨10%。
再说说这对中韩关系的影响。政治上,中国外交部早说得很明白,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中国的司法和内政,这次韩国跟美国军工合作,本质上是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往后中韩在外交上的摩擦肯定会变多,甚至可能影响到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
经济上更不用说,中国刚把两大造船集团合并,搞出全球最大的上市造船集团,一年营收就超1200亿元,现在韩国跟美国合作想在造军舰这块找突破口,明显是跟中国抢饭碗。而且中国还对美国船舶收特别港务费,从2025年的400元每吨(净吨)涨到2028年的1120元每吨,韩国航运业本来就依赖中国港口,这一下又得受重击。
产业层面韩国更犯难,一方面美国逼着它们少用中国钢材,可另一方面韩国自己根本没法完全替代中国的供应链。要是韩华海洋真听美国的,不光成本涨一大截,还可能丢了中国市场,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出口国,韩国造船企业每年从中国买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价值好几百亿美元呢。
韩国国内对这事儿也吵翻了,执政党觉得这是突破产业瓶颈、提国际地位的好机会;在野党却骂李在明“卖国家利益”,怕韩国变成中美博弈的炮灰。就连造船工人也不乐意,因为美国有个《琼斯法案》,规定美国国内海运得用美国造的船,韩国工人基本没法参与美国造船厂的活儿,到时候大量技术人才可能跑美国去,韩国本土造船业就得空了。
现在中韩关系正站在岔路口:要是韩国还硬跟美国军工绑更紧,中国可能出更严的反制措施,比如扩大制裁、不让韩国船进中国港口,到时候韩国造船业肯定栽大跟头,甚至影响整个韩国经济。当然也不是没回头路,要是韩国能及时停手,重新跟中国坐下来谈,中国也愿意给机会,毕竟中韩是重要贸易伙伴,不管半导体、汽车还是旅游,能合作的地方还很多。
李在明这步险棋最后赢不赢不好说,但有一点肯定,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哪个国家想在俩大国之间玩火,都得小心烧到自己。韩国要是不想成牺牲品,最好还是稳住,别在错路上越走越远。#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