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铺车厢不得睡人?7月31日北京,一女乘客躺在硬卧上铺休息时,突然被列车员叫醒,称中上铺不能上人。女乘客感到十分气愤:“我都买了票了,为何不能睡上铺?”可列车员却表示这是规定。   “我买了票,为什么不能睡上铺?”北京开往秦皇岛的列车上,一名女乘客攥着车票,一脸不解地看向列车员,她刚在硬卧上铺躺下没多久,还没来得及盖好被子,就被列车员轻轻拍醒,对方语气坚定地说:“中上铺不能睡人,您得到下铺区域坐着”。   女乘客顿时懵了,明明花了钱买了票,怎么刚沾到枕头就被赶下来?她坐起身,指着车票上的“硬卧”字样反问:“票上写得清清楚楚,凭什么不让用?”车厢里其他乘客也纷纷侧目,有人跟着附和:“是啊,这规矩没听过啊”。   事情的原委,其实和一种特殊的票务安排有关,女乘客乘坐的这趟车,采用了“硬卧代硬座”的模式,这是铁路部门在客流高峰时的灵活措施:当硬座票售罄,硬卧车厢的下铺就会被临时改作“硬座”,每个下铺卖4张硬座票,供乘客坐着休息。   而中铺和上铺则会被卷起铺盖、禁止使用,一来是避免乘客未经允许擅自躺卧,二来也是为了明确责任,防止拥挤环境下发生意外。   但问题就出在信息差上,女乘客购票时,系统可能只显示了“硬卧车厢”,却没明确标注“代硬座”,也没提醒中上铺不能用,她自然觉得,进了硬卧车厢,就该享有卧铺的使用权,很多人以为买了卧铺能躺,结果上去就被劝下来,尴尬又生气。   要避免这类不必要的误会,其实并不难,铁路部门不妨在购票环节多做一步,比如在车票上明确标注“硬卧代硬座”,并通过短信提醒乘客“中上铺禁用,下铺为硬座席位”,或者在购票页面用醒目的文字说明规则,让乘客提前知道自己买的是“能坐的卧铺位”,而非“能躺的卧铺”,把规则讲清楚,乘客有了知情权,自然能减少争执。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没什么大不了,误会解开了就行,女乘客后来听列车员解释清楚“硬卧代硬座”的初衷,是为了在高峰时让更多人有座位,而非故意刁难,也就消了气。   其实平心而论,铁路这种座位分配方式,并非没有好处,想想看,春运或暑运时,硬座票抢不到,这时“硬卧代硬座”好歹能提供一个坐着的位置,虽然不能躺,但总比站一路强,尤其长途旅途,能坐着歇脚,已经算难得的便利了。   说到底,规则的制定需要灵活,规则的传递更需要透明,铁路部门的灵活措施,是为了让更多人顺利出行,而乘客的理解,也需要建立在清晰的信息之上,多一点提前告知,少一点事后解释,既能减少矛盾,也能让大家更顺畅地享受旅途。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息来源:《环球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