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汤恩伯在日本去世后,蒋介石专门派军舰前往日本将其遗体护送回台湾,葬礼上汤恩伯的家人都哭成一团。
唯独汤恩伯的妻子王竟白面无表情,甚至直言:“你的报应终于来了!”
那么汤恩伯到底干了什么,以至于让自己的妻子都说出如此绝情的话?
出卖恩师
汤恩伯虽然也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手下的中央军实力派之一,但是他却并非最初就跟随蒋介石的黄埔系成员。
汤恩伯其实是陈仪一手提拔的将领,1912年陈仪担任陆军小学校长时,汤恩伯就是他的学生,后来也是陈仪资助汤恩伯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这位陈仪有两个同学,这两个同学可谓是改变了他和汤恩伯的命运,其中一个同学名叫孙传芳,另一个同学名叫何应钦。
1922年孙传芳邀请陈仪去自己手下当了师长,北伐后,何应钦又邀请陈仪加入了国民政府。
陈仪早年也在日本留学过,对日本很了解。
九一八事变后,对日关系成为了国民政府处理的主要对外关系,了解日本的陈仪也愈发受蒋介石的重视。
1933年,陈仪被任命为福建省主席,福建和日据台湾隔海相望,其实蒋介石也是希望陈仪能够替他和日本人打交道。
但陈仪最受不了的是,蒋介石竟然严令他去台湾参加“庆祝皇家建设台湾四十周年”的观礼活动。
陈仪去了就被人怒骂,抗日战争后,陈仪又被蒋介石要求弃守厦门,两次代人受过让陈仪的名声彻底臭了。
后来陈仪受不了,就曝光了蒋介石,反倒遭到了蒋介石的记恨,所以1938年后陈仪就被安排做一些闲职。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全国光复后,陈仪才被安排担任台湾省主席,这其实不是重用,而是让陈仪去背锅。
当时的台湾局势非常复杂,各种势力残留,还有本土派势力,以蒋介石的观点来看,无论如何都是要狠狠清算一批人,台湾才能正常。
动手肯定是驻军来做,但是军队都是他的嫡系,肯定不能用完就扔,陈仪担任台湾省主席,刚好可以能拿来背锅。
于是在二二八事变后,陈仪就成为了“背锅侠”,陈仪再次代人受过被免职,对蒋介石的厌恶程度再度加深。
彼时的汤恩伯正担任浙江省的军事主官,他和蒋介石的关系当时也不是很好了,抗日战争末期的豫湘桂战役后,汤恩伯溃不成军,后来他也被蒋介石削去了兵权。
孟良崮一战,汤恩伯对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全军覆没负有主要责任。
因为太害怕,半个月后才去见了蒋介石,结果还是当着一众将领的面,被蒋介石命令下跪,被打到满身是血。
此事后,汤恩伯已经谈不上什么面子不面子了,见谁都是丢人,师徒俩也就这么走到了一起,打算促成浙江和平起义,最好能活捉在慈溪的蒋介石。
可惜的是,起义之间毛森就察觉出了端倪,汤恩伯被蒋经国随便吓唬了一下就出卖了自己的老师陈仪。
最终导致浙江起义失败,陈仪被捕,汤恩伯自己也不再被蒋介石信任,那么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陈仪之死
当初汤恩伯交代陈仪前和蒋经国提了要求,不可以杀死自己的老师陈仪,蒋经国那是满口答应。
但是在陈仪被抓后,蒋介石就不认了,他蒋经国答应的,和我蒋介石有什么关系?
汤恩伯多次去找“政学系”的首领张群,希望能够见蒋介石一面,但是蒋介石听后却大怒,直言说什么也不见。
甚至他还说:“陈仪犯了那么大的罪!他汤恩伯心里不清楚吗?这个事情,任何人来求情都不行!汤恩伯是堕落了,还要给陈仪说话,我不见他!”
蒋介石不但不见汤恩伯,甚至要求汤恩伯“大义灭亲”,要他自己亲手处决陈仪,汤恩伯说什么也不干。
结果他不干,有的是人干,最后是陈仪的妹夫,“国防部”政务次长袁守谦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大舅哥陈仪。
1950年6月18日凌晨,陈仪在台湾被处决。汤恩伯在陈仪临刑前去见他,在刑房门口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
跪地磕头求陈仪原谅,但是陈仪也说什么都不肯见汤恩伯,汤恩伯最后也没能见到陈仪最后一面。
陈仪死后,汤恩伯自觉自己无颜继续混在国民党的圈子里,而且本身这个事件对他的刺激就挺大的,再加上蒋介石也不愿意重用他,于是汤恩伯就萌生了去日本的心思。
早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曾经在日本开了一家料理店,日子虽然不算富贵,但是乐得自在。
在日本的那段时间,也算是汤恩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其实早在上海战场时,他就已经打算跑路去日本,而且还已经在日本买了房。
结果此事后来被蒋介石得知,蒋介石怒斥汤恩伯:“怪不得上海和东南大溃败,原来他早就做了逃亡日本的准备!”
1950年3月,汤恩伯借口去日本招募“日籍志愿军”登机前往日本,结果飞机上要他出示证件。
汤恩伯说自己是去日本执行特殊任务,哪里来的什么证件,机上的工作人员坚决要他下飞机,他说什么也不下,结果就吵了起来。
蒋介石得知后断定汤恩伯是想要跑,就命令军警强行将其拉下飞机,汤恩伯在台湾不受欢迎,又没有机会去日本,心情日渐压抑。
1953年,他53岁生日时,他还想要请几个朋友,办一次宴会,最后又被蒋介石给搅和黄了。因为长期的压抑心情,汤恩伯日渐消瘦。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他得了肝病,汤恩伯就此开始日复一日的请求去日本治病,蒋介石就是不让走,随手就签字:“就地治疗!”
但是汤恩伯就是想要去日本,所以坚决不住院。
有人劝他,他就说:“我的病在台湾就治不好!支援也无意义,要是真的要我治病,只有要我出国,我申请去日本治病,总裁又不同意,没有办法,等死好了!”
一直拖到1954年4月,汤恩伯突然腹痛,医生发现他的十二指肠上长了肿瘤,怀疑是癌症,建议他去国外做手术,蒋介石这才同意。
1954年5月26日晚,汤恩伯前往日本东京治病,做了三次手术,6月却没能从手术台上下来。
蒋介石在得知汤恩伯死后,反应非常冷淡,只是说了一句:“死了也好!”
但是出于个人名声的考虑,蒋介石还是将汤恩伯追授为陆军上将,反倒是汤恩伯的妻子,早年和他在日本相识的王竟白对丈夫冷嘲热讽。
王竟白不是没接触过陈仪,对其很是钦佩。汤恩伯出卖陈仪的行为,她实在是看不上眼,也就导致了夫妻关系不睦。
参考资料
《轰动一时的陈仪汤恩伯反蒋案》 刘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