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有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抗战文艺经典作品重回荧屏,也有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持续上新。根植于国人灵魂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感,抗战题材影视剧一直都是观众关注和喜爱的类型,也是中国影视剧创作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

“又一抗战大片来袭”,这就是在提醒创作者和观众,我国的抗战题材作品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许多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值得继续去挖掘去演绎。

近期热播的全民抗战史诗剧《我们的河山》,就将镜头对准了山东沂蒙这片红色大地。该剧以1937年山东沦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庄埼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沂蒙山区发展基层武装,经历重重考验,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

8月25日将开播的重大历史主题电视剧《归队》,讲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一支抗联小队在惨烈战役中与大部队失联,排长鲁长山带领战友在敌军围剿下分散潜伏,并刻松树牌与战友约定幸存者重聚,即“八棵松树之约”……以“小人物”为切口,展现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舍生取义、勇赴国难的东北抗联精神将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

关于抗战题材影视剧,被诟病较多的问题是一系列抗战雷剧的出现。以娱乐化的方式消解抗战之残酷,或者故意强化戏剧冲突,抑或用夸张不实的手法“神化”我方战士,都是不尊重抗战历史的体现。

真实才能可信,可信才能共情。就以《我们的河山》来说,该剧筹备期间,导演毛卫宁秉承“三个真实”——历史真实、战争真实、生活真实,深耕时代肌理,完整再现抗战的曲折历程和真情实感的军民鱼水情。创作团队全程扎根山东临沂沂南实地取景。古稀之年的编剧刘戈建两次深入沂蒙山区采风,剧本大纲长达17万字。对一些反面人物的塑造,刘戈建也坚持尊重历史。比如他反对将土匪“感召”为好人,因为根据史料,他们往往非常顽固;对叛徒也绝不“洗白”,而是真实表现其信仰动摇和人性缺点。

“为了这个角色,我用心准备了一年。庄埼风真实、接地气,既有信仰又幽默。作为演员,我要把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输入到角色中,再通过作品传输给观众,让观众看见这段历史,记住这些为了祖国大好河山流血牺牲的先辈。”《我们的河山》主演王雷感慨。

表现战争,最终是要表现战争中的人,从宏大的战场,到人性的刻画……成为经典的抗战影视作品,都有我们记得住的先烈 “面孔”,他们的命运折射出了抗战残酷,通过影视化的呈现颂扬着红色信仰,让可歌可泣的峥嵘历史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生。

回望经典抗战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铁血豪情,将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刻画得入木三分;《历史的天空》里梁大牙从草莽英雄到革命将领的成长蜕变,在战火淬炼中诠释信仰的力量。这些作品以真实的历史底色、鲜活的人物群像,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直抵人心。即将开播的《归队》《阵地》《八千里路云和月》等新作,若能在真实历史中挖掘人性光芒,在时代语境中传承红色基因,必能让抗战故事在荧屏上生生不息,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永远镌刻在民族精神的丰碑之上。

来源:工人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