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末枭雄 - 陈友谅 (湖北沔阳,今仙桃)
生平: 这位老哥起点够草莽!他家在沔阳打渔为生,那是正经的“水上漂”。元朝末年乱成一锅粥,他先在县衙门当个小吏,觉得没劲,干脆入了反元的“红巾军”。他脑瓜子灵,手段硬,心也够狠!在徐寿辉的天完政权里一路爬到二把手。后来他觉得老板徐寿辉不咋行,1359年,直接在江州(今九江)设了个“鸿门宴”,把老徐控制住。1360年,更狠,在采石矶让人把徐寿辉给“送走”了,自己当皇帝,国号“大汉”,定都武昌。那会儿他的地盘大得吓人,西到四川,东到江浙,水军号称天下第一,绝对是长江流域的老大哥。
结局: 可惜啊,陈友谅碰上了命里的克星——朱元璋。1363年,两方在鄱阳湖展开了终极对决(咱们湖北人叫它“洪湖大战”也挺亲切)。陈友谅本来实力占优,但他这人骄傲,脾气爆,战术指挥上也不如老朱灵活。尤其是他那艘几层楼高的巨型旗舰,目标太大成了活靶子。朱元璋一把火烧了他的大船,据说还有个小兵张士贵的传奇(野史添彩)。陈友谅在突围时,中了流箭,脑袋被射了个对穿,当场就没了。他一死,庞大的“大汉”政权也跟着崩了。
2. 大明悍将 - 张定边 (湖北沔阳,今仙桃)
生平: 这位可是陈友谅的老乡加铁杆兄弟,陈友谅的左膀右臂。张定边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他能领兵打仗,精通武艺,水性也好,堪称陈友谅政权里的头号猛人。鄱阳湖大战那会儿,战况惨烈到昏天黑地。当陈友谅中箭身亡的噩耗传来,整个陈军都慌了手脚,眼看就要树倒猢狲散。这时张定边站出来了!他像头发狂的狮子,率领仅存的几条船,单枪匹马(单舟)朝着朱元璋的指挥舰就杀了过去!朱元璋阵型都乱了,护卫被砍翻一片,据说朱元璋差点就交代了,靠着手下几员大将拼死抵挡才脱险。您想想,这份骁勇和孤忠,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结局: 拼死突围后,张定边带着陈友谅的尸首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跑回武昌。朱元璋打上门来,武昌守不住,张定边最后关头护送陈理去武昌南边的江夏(今武汉江夏区)向朱元璋投降。朱元璋倒是挺佩服他的忠勇,没有杀他。这张定边也是条硬汉子,不愿在新朝做官。他带着陈友谅另一个儿子陈普才(不是陈理)跑到湖北西边的黄陂,后来削发为僧,法号“见首和尚”(“见首不见尾”那个见首),在九江的东林寺和泉州的紫云寺度过了余生。
3. 明末农民军“郝摇旗” - 郝永忠 (湖北阧州,今神农架?或宜昌一带?确址难考)
生平: 郝摇旗这名字一听就很接地气,本名郝永忠,因为作战勇猛,总爱举着大旗一马当先冲锋,所以得了这么个响亮外号。他是正儿八经的陕西农民起义军“老八队”(李自成起家部队)出身,算是李自成闯王麾下的嫡系猛将。您想想他多生猛?能用农民打稻子的“栲栳”当军旗座,这主意就不是一般人想得出来的!襄阳战役、潼关战役这些硬仗里,他可是冲锋在前的猛将。
结局: 李自成在山海关败给满清后,兵败如山倒,1645年在湖北九宫山遇害。郝摇旗当时没在李自成身边,成了“闯军”余部的重要将领。他和南明合作,联合李过、高一功(李自成侄子,大顺权将军)等人组成“忠贞营”,在南明旗帜下继续抗清。在湖广(湖南湖北)山区和清兵周旋了十多年,打了不少硬仗。但南明自己内部也乱成一锅粥,各路军头相互掣肘。大约1659年后,清军越来越强,地盘越打越小。史书上没明确说郝摇旗怎么死的,大概率是在这艰难的拉锯战末期,部队被打散或战死沙场了。一代悍将,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4. 太平军猛将 - 赖文光 (湖北广济,今武穴)
生平: 这位“赖捻子”是咱湖北广济人,正经读过书,但考试没中,心一横加入了太平军,很快凭本事在英王陈玉成手下崭露头角,成了得力干将。1861年安庆失守,陈玉成败亡,赖文光运气好逃脱了。太平天国覆灭后(1864年南京陷落),他带着余部北上,加入了同样抗清的“捻军”。这人本事真大,把南方太平军的精锐步骑战术和北方捻军的快速骑兵流动作战完美结合,提出了“易步为骑”的战略。他联合老捻军首领任化邦(任柱),重组成“新捻军”,按《太平天国》野史记载,1865年在山东高楼寨一战,他用伏兵干掉了清军主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这消息震动朝野。
结局: 可惜啊,打运动战虽然一时爽,但最终还得看根基地盘。曾国藩、李鸿章这些老狐狸用“画河圈地”的方法,把捻军圈起来分割包围。1867年底到1868年初,赖文光在江苏东北连续战败。1868年1月,在扬州北边几十里的瓦窑铺,他受伤力竭被俘。被押到扬州后,面对清官的审问,史载他面无惧色。最后被处以最惨烈的刑罚——凌迟处死。到死他也没服软,真给咱湖北人长脸!
5. “四眼狗”陈玉成 (广西藤县,祖籍湖北崇阳)
生平: 这位英王名气太大了!(得说明:祖籍确为湖北崇阳,生在广西藤县,幼时随父可能回过祖籍?故湖北始终认他)。从小孤儿,十几岁就跟着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在童子军里就敢打敢拼。因为他脸上有两个小肉瘤,像多了两只眼睛,清军骂他“四眼狗”(无贬义,是说他眼神像猛兽一样凶狠锐利)。这位可是真能打!年纪轻轻就封了“英王”,是太平天国后期顶梁柱。他尤其擅长打歼灭战,1856年“一破江南大营”、1858年著名的“三河大捷”全歼湘军李续宾部,都是他的经典手笔。主战场就在咱们湖北安徽一带,打得湘军见了都哆嗦。
结局: 陈玉成的军事才能没得说,但政治敏感度和战略眼光差点火候。1861年,他为了解安庆之围,冒险分兵湖北黄州,意图“围魏救赵”,结果被老谋深算的官文、胡林翼识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耽误时间。紧接着在安庆战场被曾国藩湘军主力击败,安庆失守。陈玉成威望大跌,退守庐州(合肥)。第二年(1862年)被团练头子苗沛霖(反复小人)假意投降蒙骗。苗沛霖写信说寿州粮多兵足,请他过去。陈玉成轻信了,冒险跑去寿州。结果一进城就被苗沛霖绑了,直接献给了清将胜保。
面对胜保的劝降和羞辱,据说陈玉成厉声骂道:“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石山塌尔二十五营(说三河战役大捷),全军覆没,尔带十余马匹抱头鼠窜…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那气概真是撼人心魄!最终在河南延津被清廷杀害,年仅26岁。清史稿记载:胜保劝降失败,陈玉成遂被杀害于延津西教场,年仅二十六岁。一颗耀眼的将星,就此陨落。
6. 元末红巾军“天完”皇帝 - 徐寿辉 (湖北罗田)
生平: 这位老哥是罗田卖布的商贩,社会底层。元末白莲教起义,1351年,麻城铁匠邹普胜等人以“弥勒佛下生”为号召在蕲州(今湖北蕲春)起事,推举徐寿辉当领袖(传说他长得高大威猛,有“帝王相”)。在浠水县城边的清泉寺,徐寿辉正式称帝,定国号“天完”(“大”上加盖是“天”,“元”上加盖是“完”,意为压倒“大元”),年号“治平”。他的地盘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湖北、江西、湖南、安徽部分。定都先是在浠水,后来挪到武汉的汉阳,最后搬到九江那边的蕲水。手下猛将如云,陈友谅、倪文俊、邹普胜都是他手下大将。
结局: 徐寿辉性子比较厚道,是个合格的精神领袖,但缺乏帝王应有的决断力。随着势力膨胀,手下将领开始争权夺利。1357年,权臣倪文俊想夺位,事情败露跑到黄州,被陈友谅杀掉。陈友谅除掉倪文俊后,势力成为徐寿辉政权最强。1359年,陈友谅把徐寿辉从汉阳骗到江州(九江),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徐寿辉的老臣子大杀一批。1360年,陈友谅觉得时机成熟,引诱徐寿辉到太平(今安徽当涂)附近的采石矶去看什么“祥瑞”。徐寿辉一到,陈友谅指使手下,用大铁锤猛击其头部(《明太祖实录》记载:“遣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当场毙命。陈友谅马上宣布登基称帝。
7. 明末起义军 - “左金王” 蔺养成 (湖北崇阳,一说麻城)
生平: 这位“左金王”蔺养成,是明末巨变那会儿,在鄂豫皖交界地带非常有名的农民军首领,属于“革左五营”的重要头领之一(另外四个是贺一龙、贺锦、刘希尧、马守应)。“革左五营”战斗力很强,尤其擅长在大别山地区打游击。蔺养成主要活动在湖北麻城、蕲黄(黄冈黄梅一带),到安徽潜山、太湖,河南固始这些地方。朝廷派过好几拨总兵级的大将去剿,根本剿不动。他们神出鬼没,打不过就跑进大别山深处,官军根本没办法。
结局: 1640年左右,闯王李自成力量壮大,“革左五营”审时度势,在河南跟李自成联合。蔺养成也成了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将领,封了个“太平伯”。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1644年),但很快被满清打垮,一路败退回陕西、湖北。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乡兵杀害。蔺养成这个时候在哪里,史书上没细说。后来他和部分“革左”残部投奔了南明的何腾蛟(南明湖广总督),在何腾蛟麾下继续抗清。1646年,清兵猛攻湖南,南明力量节节败退。史书记载“旋为清军所杀”。具体地点时间不详(有说在湖南),但可以肯定,这位“左金王”的结局也是在抗清战场上阵亡。一代草莽枭雄,最终没能从明末清初的历史漩涡中脱身。
8. 元末红巾军“大拳师” - 邹普胜 (湖北麻城)
生平: 这位可是正儿八经的打铁匠出身,麻城人,一身腱子肉,拳头硬得很,人送外号“铁臂”。元末白莲教兴起,邹普胜和彭莹玉(彭和尚)是湖北黄州(今黄冈)、蕲州(今蕲春)一带活动的关键人物。1351年,觉得时机成熟了,邹普胜联合其他头领,在蕲州境内发动起义,推举同样出身底层、长得有“福相”的罗田布贩徐寿辉当皇帝,建立了“天完”政权(比朱元璋造反还早呢!)。邹普胜功劳太大了,被封为“太师”,相当于宰相+总军师。徐寿辉主要在后方当个“吉祥物”,前期的战略大方向、军队的组织部署,特别是打造兵器盔甲这些要害活儿,很多都是靠这位“铁臂太师”撑起来的。他的影响力遍布早期天完政权的湖北核心区域(麻城、黄州、蕲黄)。
结局: 随着“天完”政权地盘扩大,高层内斗开始了。猛将倪文俊势力崛起,一度想干掉徐寿辉,结果被更狠的陈友谅反杀(1357年)。陈友谅成了实际控制人后,对徐寿辉身边的元老重臣很不放心,尤其是影响力深远的邹普胜。1359年,陈友谅把徐寿辉挟持到自己的老巢江州(今九江),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洗”旧臣。史书记载“杀其官属殆尽”,作为“太师”的邹普胜就在这波清洗名单之首!陈友谅不可能留下这个威望极高的开国元老威胁自己。一代枭雄,“铁臂太师”,未能战死沙场,却倒在了内部倾轧的血泊中,结局令人唏嘘。
9. 明末张献忠“军师” - 潘独鳌 (湖北监利)
生平: 湖北监利人,正经读书人出身,还是个举人!按理说该走科举当官的路。可明末乱世,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他那举人的身份也没能庇护他。崇祯年间,有一次他莫名其妙被官府冤狱牵连,给逮了进去。这种遭际对一个满腹才学的文人打击太大,让他对朝廷彻底失望。据说在狱中结识了农民军的人或听闻了他们的举动。出狱后,大概在1640年左右,他一咬牙、一跺脚,做出了当时士人看来非常离经叛道的事——投奔了被朝廷骂作“流寇”的“八大王”张献忠!张献忠非常尊重文化人,一看来了个举人投奔,简直大喜过望,立刻委以重任——左丞相兼军师!潘独鳌读书多,点子也多,开始为张献忠出谋划策,帮他管理文书、制定规矩,处理一些政务军务协调。史载他参与谋划过攻打襄阳、武昌等战役(1643年张献忠破武昌称大西王),地位相当重要。
结局: 当上军师的辉煌没能持续太久。1643年底,张献忠占领武昌后继续挥师南下。1644年,张献忠想进入湖南,在岳阳一带(岳州)与左良玉率领的明军发生大战。这次战斗,张献忠吃了大亏。《明史》和《绥寇纪略》明确记载:张献忠大败于岳州……潘独鳌被擒! 这位才当了没几年的“大西”左丞相、军师,成了明军的俘虏。他的结局非常明确:被明军处死于岳州。一代愤而“落草”的士人,最终倒在了旧日同窗、同僚效忠的朝廷的屠刀之下。
10. 清嘉庆白莲教义军元帅 - 聂杰人 (湖北当阳)
生平: 这位是清朝中叶席卷数省的白莲教大起义中最早、最重要的一股力量的头领。湖北当阳县人,具体出身记载不多,但能在地方上有号召力,估计是乡里有一定根基的小地主或富农。深受白莲教教义影响,在民间秘密传播,组织力量。1796年正月初一(嘉庆元年),当别处的起义还在筹备或者刚冒头,聂杰人联合他的教友张正谟、刘宏铎等就在当阳县衙附近的山区(灌溪河、慈化寺)举旗造反了!他是最早在嘉庆朝点燃白莲教大起义这把燎原大火的人!起义军一举攻占了当阳县城,声势非常浩大。聂杰人被封为“总统各路勤王兵马大元帅”,以当阳为据点。周围的荆州、襄阳、宜昌所属各州县纷纷响应,一时间湖北中部山丘地带义旗纷举。他这一动,极大地鼓舞和催生了其他地区(湖北的来凤、宣恩,四川的达州、东乡等地)的起义。
结局: 聂杰人虽然打响第一枪,但也成了清廷重点镇压的头号目标。朝廷派出重兵,由湖广总督毕沅、西安将军恒瑞等率军猛扑当阳。聂杰人的起义军虽然占据县城,毕竟以农民为主体,缺乏大规模正规战经验。在清军精锐的炮火猛攻和严密封锁下,局面迅速恶化。仅仅坚持了五个多月,到1796年(嘉庆元年)三月初四日,清军用地道爆破炸开当阳城墙一角,攻入城内。史载,城内发生了极其惨烈的巷战和屠城。关于聂杰人结局有几个版本:《清史稿》记载他在城破时战死(自刎或阵亡)。但更详细的一些地方志和清方奏报提到他兵败后被俘,押解到京城后处以极刑(凌迟)。无论是战死还是遭磔刑,这位掀开清朝中期最大民变序幕的草莽枭雄,起义不到半年,就在他的起兵之地当阳迎来了壮烈而悲怆的终结。
11. 清光绪“长乐教案”首领 - 向策安 (湖北长乐,今五峰)
生平: 这位是晚清直接反抗西方教会侵略的人民英雄。湖北长乐县(今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农民。当时长江三峡和鄂西南后山区,地广人稀,民风相对彪悍。西方天主教、基督教势力在清廷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进入内地,一些不良教民依仗教会势力欺压良善,强占土地,激起公愤。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长乐县等地因教会地产问题矛盾激化,百姓压抑已久的怒火爆发。向策安成了组织者,他联合另一位首领李清臣,聚集了数千名愤怒的农民,扛着锄头、扁担、鸟铳,打出“灭洋”的旗帜!起义军迅速攻陷长乐县城,杀死多名在当地为非作歹、庇护教民的不法外国传教士(瑞典传教士)。接着攻占湖南石门县的教堂。随后想进入湖南澧州扩大影响。
结局: 这一举动如同惊雷,严重冲击了列强在华的宗教特权体系和清廷的统治秩序。“教案”是清廷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尤其害怕引发类似义和团的反洋运动。清廷立即调集湖广(湖北湖南)两省重兵,甚至从川军(四川)调兵,联合地方团练疯狂围剿。向策安的队伍以农民为主,武器落后,组织也松散,根本不是装备洋枪、训练有素的清军的对手。激战后,起义军主力被打散。1898年12月,《清德宗实录》记载:“向策安在长乐县属之白溢被团追获……正法。” 意思就是他在五峰白溢这个地方被当地协助官府的团练抓住,很快就被处斩了。清政府迅速平息了这次起义,以维护所谓的“中外和好”。向策安用鲜血和生命,在鄂西南的群山中,写下了近代荆楚儿女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乡土尊严的悲壮一页。#历史冷知识##历史杂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