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到底是个啥?不是“中风”那么简单!
脑梗塞,通俗点讲,就是脑子里的血管堵住了,脑子“缺粮”了。脑组织需要源源不断的血液供应,就像农田要靠水灌溉。可是一旦血管被血栓堵住,供血中断,脑组织就会像没水的庄稼一样,很快枯萎坏死。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50万人,其中脑梗塞占了70%以上。也就是说,每十个中风的人里,有七个是脑梗。
它的危险之处在于:发病快、来势猛、损伤大、容易复发!很多人第一次脑梗就留下了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后遗症;还有的人第二次发作,直接猝死,再也没机会后悔。脑梗不是治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得了之后,一辈子都要防着它再来一次。
脑梗之后,这5件事千万别再做了!
很多人犯的错误,不是因为不知道脑梗的可怕,而是因为“好了点”就以为没事了。下面这5件事,是脑梗患者最常犯的禁忌,一定要牢记
熬夜不休息:让大脑累得“断电”
有人觉得“睡觉浪费时间”,可对脑梗患者来说,睡觉就是“续命”。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变粘稠,血管收缩,极易诱发再次堵塞。
曾有一位56岁的男性脑梗患者,刚出院两周,一天晚上熬夜打麻将到凌晨两点,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发现半边身子不能动了,医院诊断为脑梗复发,这次比上次严重得多。
人的大脑白天高强度工作,夜晚需要充足休息来恢复能量。尤其是脑梗患者,大脑已经受过伤,更需要睡眠来修复。
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尽量晚上10点前入睡。午休也很重要,30分钟左右为宜,别超过1小时。
情绪大起大落:怒火攻心,血管受不了
情绪的波动,是脑血管的一颗“定时炸弹”。很多人以为情绪只是心理上的事,其实对身体的影响一点不小——生气时,血压飙升,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尤其是脑血管,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
有一位老太太,因为家庭琐事和儿女吵架,一气之下突然晕倒,送医后诊断为脑梗复发。医生说:“脑袋里本来就有斑块,一气之下血压上来,血栓就卡住了。”
情绪波动,会让血管“受惊”,血栓就像堵车一样,容易卡住要道。
建议:脑梗患者要学会情绪管理,多听轻音乐、练习深呼吸、做冥想活动。遇事冷静,别让怒火烧断了血管。
乱吃补药:好心补错了部位,反而添堵

很多人脑梗后想着“补一补”,什么人参、鹿茸、虫草统统上阵,结果越补越糟。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是人人都适合大补。尤其是脑梗患者,很多补品都属于温热性质,会加重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栓形成。
有研究指出,某些补药中含有增加血小板活性的成分,对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的患者来说,可能就是“火上浇油”。
建议:脑梗患者不应自行进补,应在专业指导下调理身体。日常饮食以清淡、均衡为主,远离高脂、高糖、高盐食物。
久坐不动:血液像“死水”,容易结块
久坐不动,会让血液循环变差,就像河水不流动容易发臭一样,血液也容易变“浓稠”。尤其是长时间坐在沙发、车里、电脑前,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就悄悄形成了。
在医院曾遇到一位退休老人,喜欢下象棋,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结果左侧肢体突然瘫软,确诊为“脑栓塞”。原来,长时间坐着,腿部静脉形成小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流进入脑部,造成堵塞。
建议:每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5-10分钟,平时多做轻柔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慢跑等,这样能让血液“活”起来。
自行停药:以为好了,其实是“假象”
很多人吃药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好多了,就擅自停药,结果悲剧就来了。脑梗的治疗离不开长期服药,如抗血小板药、调脂药、降压药等,这些药物并不是治标,而是控制风险、预防复发。
一位40多岁的脑梗患者,觉得自己年轻,吃药几个月后感觉恢复不错,就不再吃药。不到半年,突发重度脑梗,最终留下严重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
建议:脑梗患者用药必须长期、规律,不能根据感觉判断病情。定期复查,听从医生安排,才是正道。
脑梗的“幕后黑手”:不仅仅是高血压
很多人以为脑梗只是高血压引起的,其实它的“帮凶”远不止一个。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酗酒、房颤、动脉粥样硬化、家族遗传、年龄增长、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这些都可能让脑梗悄悄盯上你。
尤其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就像一对搭档,高血压让血管壁受伤,高脂让“油脂”往伤口上堆,时间一长,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越来越窄,最后哪天一堵,脑梗就来了。
脑梗的早期信号:别等倒下才后悔
脑梗并不是毫无预兆,关键是你有没有察觉它的“求救信号”。
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
脸歪嘴斜:一边脸下垂,笑不起来;
胳膊抬不高:一侧肢体无力、麻木;
说话不清楚:口齿含糊、语言困难;
眩晕恶心:头晕目眩,呕吐不止;
视力模糊:视野局部缺失或双影;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哪怕几分钟也不能耽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抢救“黄金4.5小时”是关键!
日常预防:脑梗不是命,而是习惯决定的
脑梗不是天注定,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要想远离它,必须从生活方式上下手:
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都得稳住;
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油少盐;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烟酒是血管的“慢性毒药”;
定期体检:别等病来了才后悔没检查。
总结一下:脑梗之后,把命留住的关键
脑梗之后的康复,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很多人倒在了“以为没事”的误区里,忽略了日常的每个细节。
记住这句话:不是脑梗可怕,而是你不怕脑梗才可怕。真正的康复,不是药片吃了多少,而是生活方式有没有真的改变。
参考文献
[1]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3): 145-152.
[2]张晓峰, 李志强.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二级预防策略[J]. 中国现代医生, 2024, 62(1): 88-91.
[3]国家心脑血管病中心. 中国脑卒中防治现状与对策2024年报告[R]. 北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