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为何会产生气温和体感温度的温差感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近许多网友发出疑问:“明明感觉热浪快把人烤化了,为什么预报的气温才38℃、39℃?是不是报低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温差感”?
01
先搞懂: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 是怎么来的?
气象部门测量气温的设备,藏在一个特制的“小房子”里 ——百叶箱。
这个白色的百叶箱通常架在离地面1.5米的高度,箱壁的百叶设计能让空气自由流通,同时避开阳光直射、雨水冲刷和地面热量的直接影响。简单来说,它测量的是未考虑人为和其他自然因素影响的空气温度,是一个纯粹的客观数值。
但问题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可比百叶箱“复杂”多了。
高温暴晒下,车表、地表温度远超气温
02
你感受到的热
其实是一种“综合效应”
人体对“热”的感受,学名叫做体感温度,它可不是单一的空气温度能决定的。
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为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下垫面、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举个简单的例子,百叶箱中的温度计能时刻躲太阳,我们可不行。当太阳直射皮肤时,会额外给人体“加热”,在烈日下站5分钟和在树荫里待5分钟,两者的体验简直是天差地别。此外湿度也会影响体感温度,在相同的温度下,湿度越高,你感受到的温度也就越高,我们常说的“桑拿天”就是“高温+高湿”的产物。
03
所以
到底是谁错了?
答案是:都没错。
百叶箱里的气温是客观的科学数据,它像一把“标准尺”,让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温度有了对比的依据;而我们感受到的“热”,是身体对复杂环境的真实反馈,是湿度、阳光、风速、辐射等因素叠加后的“体感事实”。
04
最后想说
对抗热浪得用对方法
说到底,用百叶箱测量的气温是客观的,但是大家的感受也没错!未来气象部门的预报也会越来越向人们的需求倾斜。
炎炎夏日,最重要的是科学防暑降温,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家人~
科学防暑
1.尽量避免在上午11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此时阳光直射最强,体感温度往往比实际气温高得多;
2.尽量避免日光直晒,做好防晒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穿防晒衣等;
3.及时补充水分,可适量喝淡盐水、绿豆汤解暑,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4.警惕中暑或热射病:出现头晕、恶心、乏力时,要立刻到阴凉处休息降温,必要时及时就医。
策划:李雨谦 李梦蓉
文案/出镜:谭鑫尧
拍摄:王美月
(来源:湖北气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