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印度政府高调宣布 “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并扬言未来两到三年赶超德国。

总理莫迪更是将这一 “成就” 归功于自己执政十年的 “经济奇迹”—— 从 2014 年全球第 11 位到如今的第四位,纸面数据的飙升让印度国内一片沸腾。

但诡异的是,国际社会对这一 “里程碑” 反应冷淡,日本甚至懒得反驳,仿佛在看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牛粪变黄金,通胀算增长

印度的 GDP “逆袭”,首先赢在 “算法” 上。

2015 年起,印度调整统计基准年,改用 “市场价格法”—— 简单说,就是物价涨多少,经济就 “增长” 多少。这套逻辑要是放在津巴布韦,恐怕能轻松 “登顶世界第一”。比如 2013-14 财年的经济增速,就靠这招从 4.7%“修正” 到了 6.9%,直接凭空多出两成。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更魔幻的是统计范围:牛粪被算作有机肥产值,贫民窟的竹棚计入房地产,路边摊包装成服务业贡献,甚至连黑市交易和军火走私都能 “估算” 进数据。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披露,2024 年印度仅牛粪就 “创造” 了 100 多亿美元 GDP,这类操作让其 GDP 虚增近 7000 亿美元,相当于总量的 1/6。打个比方,别的国家虚报 GDP 像给肉注水,印度则是往湖里撒把淀粉,就宣称整湖都是肉排。

为了让数字更好看,印度还玩起了 “财年时间差”—— 他们的财年从 4 月 1 日开始,比其他国家早 10 个月。当日本还在算 2024 年账时,印度已经把 2025 年前三个月的数据塞了进去,相当于 “提前开挂”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更绝的是数据修改癖:2021 年印度 GDP 最初统计为 2.9 万亿美元,嫌难看就 “四舍五入” 到 3 万亿,最后又改成 3.17 万亿美元,全靠卢比超发拉高通胀凑数,当年生活必需品通胀率飙到 13%,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GDP 却 “猛增” 9.69%,拿下 “世界第一增速” 的头衔。

对比中国的统计逻辑,简直是两个极端。中国对 GDP 统计极为 “保守”:路边摊、农村集市、小商铺交易大多不计入,淄博烧烤火遍全国,年底 GDP 增速还是全省倒数,因为 “烧烤不算 GDP”。

而印度呢?为了数字好看,连贫民窟都能算成 “房地产贡献”,难怪俄罗斯专家吐槽:“印度就像刷爆信用卡的赌徒,拆东墙补西墙。”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倒金字塔经济

就算不看统计水分,印度的经济结构也透着一股 “虚胖”。

其服务业占 GDP 比重超过 50%,而制造业长期徘徊在 15% 左右,妥妥的 “倒金字塔” 模式。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制造业占比从十年前的 18.3% 跌到如今的 14.72%,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不到 2%。莫迪喊了多年的 “印度制造”,到头来成了国际笑话。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服务业看似能快速拉抬 GDP,但本质是 “看天吃饭”—— 比如印度靠软件外包赚外汇,可一旦欧美经济疲软,订单立马缩水。反观制造业,才是国家经济的 “硬脊梁”,但印度偏偏在这方面 “躺平”。

举个例子:中国有天津港、宁波舟山港的自动化码头,撑起全球贸易的半壁江山;印度呢?连基础基建都缺资金,2024 年财政赤字占 GDP 的 10%,基建项目收益连 7% 的国债利息都还不上,中央政府债务超 2.1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52.7%。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更离谱的是,印度维持财政的 “秘密武器” 竟是侨汇和电诈收入。2024 年印度侨汇达 1290 亿美元,一半来自美英,再加上几百亿电诈汇款,才勉强补上财政窟窿。

这就导致政府更愿意搞劳务输出换外汇,而非发展本土产业,形成 “竭泽而渔” 的恶性循环。失业率更是打脸数据:2017-2022 年普遍超过 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谓的 “经济增长”,根本没给老百姓带来多少饭碗。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GDP 神话 VS 现实

GDP 可以注水,但真金白银的实力骗不了人。

2024 年世界 500 强企业中,印度仅有信实、塔塔等 9 家上榜,其中 5 家来自国有垄断领域,和巴西、西班牙一个水平,跟 “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的头衔严重不匹配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反观中国,上榜 133 家,从国家电网、华为到阿里、腾讯,覆盖全产业链,这才是经济实力的真实写照。

再看人类发展指数,印度在 193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 130 位,妥妥的 “发展中国家中下游”。这个指数参考预期寿命、识字率和人均 GDP:印度电是普及了,但停电是家常便饭。

非文盲率提高了,但很多人仅会写自己名字;人均 GDP 仅 2740 美元,只有中国的零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看得明白:印度的增长是 “纸面繁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医疗教育并没有跟上 GDP 的增速。

世界第四?超越日本?印度牛粪撑起 100 亿 GDP?虚增 7000亿是骗局?

更讽刺的是,2024 年底以来,外资开始大规模撤离印度,单日流出创下 2 万亿卢比纪录。2025 年 5 月印巴冲突爆发后,外资单日抛售 12 亿美元国债,卢比汇率跌破 86 兑 1 美元,创 40 年新低。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官方还宣称 2024 年 GDP 增长 6.7%,2025 年一季度达 7.4%—— 这哪是经济增长,分明是 “左脚踩右脚上天” 的魔幻剧情。

印度沉迷于 GDP 数字游戏,本质是想用 “虚胖” 掩盖发展短板:不解决 2 亿人挨饿、30% 文盲率、全民露天如厕的基础问题,不夯实制造业根基,光靠统计魔术和汇率操纵撑起来的 “世界第四”,终究是空中楼阁。

当日本对 “被超越” 毫不在意,当外资用脚投票逃离,当老百姓连煎饼果子摊主都被排除在 “正规经济” 之外时,印度或许该醒醒了:真正的强国不是靠喊 “Joy India” 喊出来的,而是要把钱花在修厕所、办学校、建工厂上 —— 否则,GDP 神话看多了,真的会 “原地升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