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终于醒悟了。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7月28日最新发布的国情咨文里说,菲律宾是所有人的朋友,不是任何人的敌人。 这种态度转变,得从马科斯7月份的访美说起。 马科斯在 7 月 22 日访美时,本想借特朗普之口强化美菲同盟,结果却被当面 “打脸”。特朗普直言 “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交好”,还强调中美关系 “棒极了”,甚至拿稀土贸易举例称 “磁铁正从中国创纪录运来”。 这番表态无异于公开暗示其在中美博弈中的棋子地位。更扎心的是,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对菲律宾征收 19% 的关税,却要求菲方对美商品零关税开放市场,税率甚至高于日本获得的 15%。 菲律宾媒体痛批这是 “不平等条约”,前参议员苏比里直言:“如果美国真把我们当盟友,就该给予同等尊重。” 而马科斯的 “醒悟” 背后,是菲律宾日益严峻的民生危机。国情咨文发布当天,菲律宾正遭遇暴雨洪灾,已造成 31 人死亡、627 万人受灾,而政府每年投入 2000 亿比索(约 251 亿元人民币)的防洪工程却形同虚设。 对于马科斯的 “朋友圈宣言” 在东盟内部引发微妙反应。菲律宾国际安全研究学会主席班乐义指出,东盟一贯奉行在中美间平衡的策略,但菲律宾已彻底倒向美国,成为地区 “异类”。这种转向不仅让东盟集体安全框架受损,更招致邻国警惕。 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近期密集与中国磋商南海行为准则,而菲律宾却在巴拉望岛与美军举行 “肩并肩” 联合军演,甚至允许美军部署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 印尼总统佐科日前在东盟峰会直言:“南海争议应通过对话解决,域外势力介入只会火上浇油。” 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充满矛盾。一方面,马科斯在国情咨文中刻意回避 “南海” 二字,另一方面,菲海警船却在黄岩岛附近上演危险 “碰瓷”,甚至试图向仁爱礁非法 “坐滩” 军舰运送建材。 这种 “表演式挑衅” 背后,是美国的战略算计:通过《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新增的 9 个军事基地,美军正将反舰导弹系统部署到距离台湾仅 400 公里的巴拉望岛,构建 “第一岛链” 火力网。 但菲律宾似乎忘了,美国在历史上从未为盟友直接介入南海冲突,所谓《共同防御条约》不过是张 “空头支票”。 面对菲律宾的 “变脸”,中国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外交部强调 “南海争议应由直接当事方谈判解决”,反对域外势力介入;另一方面,中菲农业、能源合作项目悄然重启。 7 月 12 日闭幕的 “中华文化大乐园” 活动吸引 300 余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参与,用文化纽带对冲政治分歧。 国防部更发出警示:美菲军事合作不得损害他国安全利益,否则 “必将付出代价”。这种 “胡萝卜加大棒” 的策略,让菲律宾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的矛盾愈发凸显。 马科斯的 “醒悟” 更像是一场战略摇摆。当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沦为美国的 “战略耗材”,当 19% 的关税成为经济枷锁,这个曾在中美间长袖善舞的国家,或许该重新思考:“所有人的朋友” 究竟是智慧,还是无奈?#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