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除了能体验到酸甜苦辣的滋味,还是健康的镜子。中医将舌诊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舌头各种细微变化,以此洞察健康。


近日,一项日本新研究同样发现,有“齿痕舌”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

研究:有齿痕舌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齿痕舌”透露的健康密码,并教你观察不同舌象。

受访专家

青年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 刘玥

舌头有齿痕印,或与高血压相关


中医学将舌头边缘有牙齿痕迹,称为齿痕舌或齿印舌,认为其主脾虚和湿盛。近期,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团队在《美国高血压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齿痕舌或与高血压有关。


研究:有齿痕舌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

研究人员以参加日本爱媛县东温研究(寻找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新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的1681名30~84岁居民为对象,通过舌头图像将参与者分为有齿痕舌和无齿痕舌两组。


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或使用降压药。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发现:


  • 无齿痕舌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6.6毫米汞柱,齿痕舌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9.7毫米汞柱;
  • 无齿痕舌组的平均舒张压为76.5毫米汞柱,齿痕舌组为78毫米汞柱。

相比无齿痕舌组,有齿痕舌组收缩压的超标风险最多高出50%,舒张压超标风险高出25%;校正多变量后的高血压整体风险高出21%。

研究表明,对齿痕舌进行分析或可作为高血压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供临床参考。


心血管好坏写在舌上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心脏的气血盛衰、功能状态与舌象密切相关。正常的舌象应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润泽,说明心气充足、心血通畅。反之,若心脏功能出现异常,舌象就会发出警示信号。

舌质方面


  • 淡白舌(舌色比正常浅淡),多属气血两虚或心阳不足,可能伴有心悸、气短、乏力等,提示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不足;
  • 紫暗舌或伴有瘀点、瘀斑,是心血瘀阻的典型标志,颜色越深、瘀点越多,往往提示瘀血程度越重,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伴有胸痛(刺痛、位置固定)、口唇青紫等症状;
  • 胖大舌或有齿痕,多与心脾气虚或水湿内停有关,气虚推动无力,水湿停聚,上泛于舌,也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胸闷、气促、水肿。

舌体虚浮胖大,边缘有齿痕,可能伴有易出汗、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减、贫血等患者,也可因长期饮食不当、过度疲劳等因素所致。

舌苔方面

  • 苔少或无苔(镜面舌),提示心阴亏虚或胃气阴虚,常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可能伴有心悸、失眠、五心烦热等;
  • 舌苔白且厚腻,多是痰湿之邪阻滞气机,困遏胸阳,直接影响心脏气血运行,是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常见的舌象,多伴有胸闷、体胖、痰多、头昏沉等症状;
  • 舌苔黄且厚腻,主痰热或湿热内蕴,常见于合并感染或代谢综合征、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伴有口苦、口黏、烦热、便秘等。

舌下络脉的粗细、颜色、有无迂曲扩张,也是中医判断瘀血的重要指标,明显青紫、怒张、增粗是心血瘀阻的重要佐证。


中医通过望舌,可窥见体内气血阴阳、痰瘀水湿等病理产物状态,为判断心脏功能、辨识心血管疾病提供直观而重要的依据。


怎么通过“养舌”护好心血管?

舌头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紧密相连,要想保养好舌头,可以这样做:

按时刷牙、刮舌

每天早晚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认真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清洁到每颗牙齿,还可用软毛牙刷或专用的刮舌板,由舌根缓慢轻柔刮向舌尖,这样做能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与细菌。

研究:有齿痕舌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

规律作息

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舌苔菌群平衡,使有害菌有机可乘。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包括心脏在内的身体器官得到充分修复。

少碰高脂高盐

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既能为有益菌提供养分,维持口腔微生态稳定,又有助于减轻心血管负担。

适度运动

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调节免疫系统,间接优化舌苔菌群结构。

释放压力

精神压力过大不仅会影响心血管系统,还会改变口腔环境,引发菌群失衡。生活中要学会舒缓情绪,压力大时通过冥想、深呼吸等宣泄情绪,放松身心。▲

来源:生命时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