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青 木 本报记者 苑基荣

编者的话: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自10月1日起对进口的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新的关税举措虽然豁免了在美设厂企业,且“放过”仿制药,但仍引发供应链剧烈震荡:欧洲制药巨头强烈抗议,印度药企则未雨绸缪,美国本土药价恐进一步攀升。在这场最新的关税风波中,美国乃至全球的医药产业链布局正面临重新洗牌。

白宫的关税政策“每周都有变化”

“特朗普近日抛出的最新药品关税政策,为本已错综复杂的药品供应链再添一重迷雾。”美国《国会山报》9月29日报道称,在政策生效前,专家呼吁白宫尽快给出更清晰的细节与解释。分析人士已经警告称,未来美国消费者可能会看到国内药品价格上涨。

《国会山报》称,根据目前公布的内容,自10月1日起,进口品牌药或专利药将被征收100%的关税。不过,如果制药企业在美国境内已开工建设或正在建设新的生产厂房,则可豁免。问题在于,目前并不清楚有多少企业能满足这一条件。过去几年,特朗普政府的压力确实迫使不少制药巨头承诺在美投资数十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仿制药被排除在此次关税之外,而它们占据了美国处方药的绝大多数份额。有分析认为,此举或是白宫担忧关税引发美国国内医疗市场的供应混乱。

法律专家指出,目前市场对这一政策充满疑问。“如果一家药企早就有工厂设在美国,是否自动免税?还是必须继续扩产才能获豁免?”美国医疗改善公司高级副总裁、药剂师兼律师萨哈提出质疑。她表示,如果只要在美有产能就能免税,那么真正受冲击的,到底是哪些完全没有美国生产线的跨国药企?

萨哈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白宫的政策,企业究竟是只需在美国生产一款药品就能让所有产品免税,还是要对其进口药品进行逐一审查。由于在美国今年同多个贸易伙伴达成的关税协议中,欧洲药品获得部分豁免,而来自亚洲的大量进口又是仿制药,因此政策的实际冲击范围依旧模糊。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援引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信息显示,2024年美国药品进口总额约为2130亿美元,比十年前增长了三倍。其中,仅亚洲就占进口总额的20%以上。牛津经济研究集团亚洲经济主管近日在一份客户报告中称,白宫针对进口药的关税可能为美国消费者带来显著冲击。

报道称,有研究显示,美国人均处方药支出约为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今年7月,特朗普曾宣布一项计划,要求全球主要制药公司需要在美国提供与其他国家同样低的药价,旨在“为美国人争取全球最佳药价”。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制药公司已采取何种措施应对这一要求。不少制药行业企业警告称,新关税将阻碍药物研发同时推高药价。

《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制药巨头礼来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夫·里克斯的话表示,白宫的关税政策“似乎每周都有变化”,公司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处理重大投资决策。“如果白宫对药品征收新的关税,我们会重新平衡生产布局。”美国制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高级副总裁亚历克斯·施莱弗表示:“每一美元用于关税的支出,都是无法用于美国制造业投资或未来药物研发的资金。历史上,药品通常免征关税,因为关税会增加成本,甚至引发药品短缺。”

专家表示,在新关税影响下,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小型制药企业生产的小众药品,而不是行业中的大品牌药物。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需要自付免赔额或按药价比例支付费用的群体而言,这意味着用药成本可能增加。小企业可能无法承受将生产线迁移至美国的成本,一旦遭遇100%关税,可能选择退出美国市场或出售产品线,由于这些品牌药受到专利保护,市场上通常没有替代药品。因此一些小众药的供应存在潜在中断风险。

印度仿制药业存隐忧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美国的药品关税“放过”仿制药虽然让印度制药商暂时避免受到直接冲击,但投资者仍感到不安。白橡树资本合伙公司投资总监阿尤什·阿比吉特认为,全球市场参与者普遍将药品关税视为过去几个月美印一系列贸易摩擦的延续——美国对印度征收50%关税,并提高H-1B签证费用。风险咨询公司BDO Partners的合伙人贾南德拉·特里帕蒂表示,这些举措可能是美国贸易谈判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确保与印度更快地达成更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议。“即使美国对印度仿制药征收关税,我也不会太担心,”阿比吉特说道,“仿制药出口商竞争力强,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因此很大一部分关税将转嫁给最终客户”。

尽管印度仿制药制造商目前没有被白宫所针对,但印度高级官员认为,未来美国关税的范围可能扩大到复杂仿制药、生物仿制药和其他先进制剂。《印度时报》9月27日报道称,此举正值美国政府根据《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展开调查之际,该调查旨在评估药品进口是否构成“国家安全风险”。预计最终决定将于明年初作出。安永帕特农公司国家生命科学主管苏雷什·苏布拉马尼亚表示,如果关税扩大化,印度主要制药公司将面临困境。

印度《铸币报》报道称,印度制药企业正未雨绸缪,防备成为美国关税政策新的靶心。印度供应了美国市场上消费药品的1/3以上,印度医药出口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财年印度医药出口总额达279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占31%。2025年上半年,印度向海外出口的药品价值达37亿美元。来自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印度药品出口额从去年同期的23.5亿美元增长6.9%,达到25.1亿美元。

《新印度快报》称,印度制药公司正越来越关注复杂工艺的仿制药,这种转变将有助于印度制药业进入更高价值的市场,并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

欧洲制药业强烈反对
在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后,德国和瑞士制药行业表达强烈不满和担忧,称此举将严重打击欧洲制药中心地位,扰乱国际供应链,增加药品生产成本,并危及患者护理。

据德国电视一台9月27日报道,德国化学工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沃尔夫冈·格罗塞·恩特鲁普批评白宫的药物关税显示出“美欧贸易关系已经跌至新低”。德国研发型制药企业协会主席警告,美国的药物进口关税将对国际医药供应链造成严重后果,尤其增加欧洲企业的药品生产成本,将对德国乃至欧洲作为全球制药中心的地位造成严重挫折。

德国制药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德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70亿欧元的药品,约占德国药品出口总额的1/4。德国制药行业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甚至高于机械和化工行业。德国经济研究所专家贾斯米娜·基尔霍夫表示,美国长期以来被德国制药业视作利润丰厚的市场,新的关税政策给德国经济带来压力。

如果美国市场受关税阻碍,可能导致德国生产因缺乏经济可行性而受限。德国药剂师协会(ABDA)主席托马斯·普赖斯警告,近年来,药物供应链不稳定已导致部分药物屡屡缺货,许多德国患者不得不寻求替代产品。

为应对关税,一些制药公司采取了行动,拜耳表示将继续与美国政府建设性合作。瑞士冯托贝尔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比绍夫伯格认为,许多德国大型制药公司在美国设有办事处并宣布重大投资,这能保护其药品免受关税影响。

瑞士制药行业同样表示失望。由23家研究型制药公司组成的瑞士Interpharma协会董事总经理勒内·布霍尔泽称,历史上全球药品从未如此被征收关税,强调向重病患者提供更昂贵的产品没有意义。该协会已竭尽全力阻止这一“范式转变”。

美国智库ITIF的研究员认为,像罗氏和诺华这样的瑞士大型制药巨头能通过在美国扩张规避关税,但小型企业可能受严重影响。瑞士机械工程和钟表行业已面临类似高关税压力。

爱尔兰的药品出口商也可能受重创。爱尔兰去年向美国出口了约730亿欧元商品,其中超过一半是药品或医疗产品。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理事娜塔莉·莫尔担忧,关税会增加成本,扰乱供应链,并阻止患者接受救命治疗。

欧洲药品短缺和价格上涨风险加剧。德国《柏林信使报》称,目前德国约有450种药品缺货,包括儿童止咳退烧糖浆、止痛药和抗生素。普赖斯警告,如果欧洲公司减少对美销售,制药公司可能被迫减产或提价。

瑞士SRF电视台称,诺华首席执行官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提高欧洲市场的药品售价以弥补美国市场损失的想法。一些制药企业已经在实施这一举措:法国药企赛诺菲在美国降低胰岛素价格,但在欧洲提价;礼来公司则将英国市场的减肥药价格提升17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