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思道能像拿了剧本的人那样,对康熙的心思猜的差不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对康熙的文章、奏折、言行资料的掌握。

邬思道是胤禛请回来给儿子们授课、实际上担当参谋、军师的作用,辅助胤禛出谋划策,帮助他争夺储君之位。

为了能够了解康熙的所思所想,邬思道仔细研读康熙的文章、谈话和批阅的奏折,分析康熙皇帝的心思。

这从剧中的细节可以看出来,比如,邬思道教胤禛皇子背诵康熙的文章,把康熙的一言一行当做教材。

邬思道教这些知识,并且知道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必然是有过通透了解和分析。

通过大量的资料,可以判断出康熙处理事情的思路,掌握康熙的套路,从而了解康熙的真正想法。

其二,“秘密战线”的支持。

胤禛府中,豢养着一批办秘密差事的人,专门帮助雍正收集各方面的情报,办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关于这一点,胤禛继位后,胤祥送邬思道离开时,邬思道曾嘱托胤祥,让他低调行事,胤祥还不太相信,认为胤禛不会把他怎么样。邬思道说,可以看看曾经为雍正办过秘密差事的人,证明了这一点。

有了精准的情报,才能更好的分析康熙的所作所想,大量的信息,是邬思道能够了解康熙的主要原因。

其三,个人能力。

有了大量的资料和情报,并不意味着是个人就能猜透主人公的心思,还需要足够的分析和能力。

通过剧中描写,我们得知,邬思道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善于从大局上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人性的特点。

比如,老十四送死鹰事件,通过利弊分析,邬思道准确判断出是老八所为,并帮胤禛判断出康熙不查的心思。

再比如,帮助年羹尧判断出叛军的位置,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对全局有掌握后判断出来的。

可见,邬思道能够猜透康熙的心思,除了他自身的能力,更主要的是邬思道进行了大量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最终判断出人物心里和事物发展。

对此,大家认为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