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透了一个事:现在赚钱逻辑越来越像美国了,经济越差,政策刺激预期越强,股市反而越容易有反应。

下周A股如何走

就拿北方城市的经济数据来说,2025年1-6月住宿业开了1613家店,总营收200多亿,净利润却只有6000万,净利率连3‰都不到。

平均下来每家企业赚不到4万,摊到每个月才7000块钱,这生意简直没法看。餐饮业也好不到哪去,3522个单位营收530亿,利润1.87亿,每家平均才5万,不管大小企业都在硬扛,这些数据彻底戳破了表面的热闹。

为啥经济会惨到这份上?钱的流向其实很说明问题。今年M2涨了不少,但钱没进实体经济,全去化债了。

各地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哪有精力搞投资拉动?

下周A股如何走

以往依赖的大基建也没了动静,反而砸5000亿去投AI,摆明了要靠数字经济赌一把未来。就业市场更揪心,滴滴、外卖、快递这三大块已经吸纳了8200万人,早就满负荷了。

而住宿、餐饮这些本该带动大量就业的行业,现在成了“累还不赚钱”的代名词,这种状态根本撑不下去。

消费更是直接“躺平”,虽说接下来有双十一和春节,但节日效应早被提前透支,短期很难指望回暖。

出口这边也没了后劲,之前拉满的增速正在退坡,三驾马车几乎同时失速。

下周A股如何走

这种惨烈现实下,政策出手是早晚的事。最关键的信号就在CPI上,现在还负着0.2%,离全年2%的目标差了2.2个点,再不救真的完不成了。

但咱们和美国不一样,不会硬编数据,宁愿调整基数也不搞离谱的数字游戏,比如下修去年的数据让今年的增速看起来更好看。可玩数字游戏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得砸真金白银。

下周A股如何走

所以我猜,10月中旬到月底大概率会发5000亿到1万亿特别国债,专门用来刺激消费,把CPI拉起来。

毕竟要是节前让大家都套在股市里,消费就彻底塌了,这是眼下最不能接受的结果,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下周A股如何走

不过问题也来了:这波消费刺激的确定性,真的比科技更强吗?

从逻辑上看,刺激消费是“救急”,能解短期燃眉之急,比如让餐饮住宿行业喘口气,让普通人敢花钱。但科技投资是“谋远”,5000亿砸向AI,赌的是未来的增长引擎。

现在市场的纠结就在这:一边是住宿业月赚7千的现实压力,倒逼政策必须救消费;另一边是数字经济的长期想象空间,资金也舍不得放弃。

说到底,现在的经济就是“破局需政策,方向看取舍”。住宿餐饮的惨淡数据,本质是消费疲软的缩影;M2流向化债,暴露了财政的压力。

下周A股如何走

1万亿特别国债要是真的落地,可能会给市场来波短期行情,但能不能真正激活消费、稳住经济,还得看执行效果。

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纠结CPI怎么凑够2%,不如想清楚:是跟着政策去布局消费板块,还是赌科技赛道的长期潜力。

毕竟不管哪种选择,看懂“经济越差、刺激越近”的逻辑,才算摸准了当下的市场脉搏。

#热点##上头条 聊热点##财经##我要上头条##经济##今日A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