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前期十分顺利,一路攻城拔寨,无人能敌。

但是因为马谡的失误,导致蜀军粮道被断,诸葛亮不得不带着大军后撤,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事后,马谡被军法处置,当众处死。

但其实马谡死得有点冤,因为这次战败的责任不能都算在他一人头上……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诸葛亮的安排

马谡,字幼常,白眉马良的弟弟。马家有五个儿子,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其中马良是最厉害的一个,其余的都差不多。

而马谡是最喜欢研究兵法的一个,经常与其他人高谈阔论,诸葛亮也非常欣赏他。

马谡平日里的高谈阔论,让诸葛亮认为他真是个军事天才。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但是实战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马谡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完全不会换位思考,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街亭败得那么惨了。

当初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一路北伐,他们的目的是夺回旧都长安,而他们其实已经来到了长安门口。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想从南边去长安的话,有两条路,一条路过郿城,另一条路走子午谷。

子午谷这边没有城池,就是一条山谷,若是能穿过子午谷,便可直接来到长安城前。

魏延就想这么干,他想向诸葛亮要一支兵马,沿着子午谷小路前进,直接前去攻打长安城。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这便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也是最不可能成功的计划。

其实“子午谷奇谋”就跟后来邓艾的“偷渡阴平”差不多,都是主打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但是长安城可不是成都城,那时候的曹魏蒸蒸日上,光凭魏延是攻不下长安的。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而且他未必就能从子午谷穿过去,因为是个人都能想到在这里安排一队伏兵,这一件“低收益,高回报”的事,何乐而不为?

而且曹魏也不缺兵马,派一些人过去也不要紧。

总之,走子午谷这条路的话,收益很大,但风险更大,诸葛亮不愿冒险,因此他选择了走另一条路。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另一条路就是走郿城,去郿城也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走斜谷,另一条路是走箕谷。

诸葛亮让赵云带着一支小部队去了箕谷,他们是疑兵,主要目的就是将魏军的注意力吸引到箕谷这边。

而诸葛亮自己则是带着大军走斜谷,直奔郿城。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长安和郿城就相当于成都和绵竹,若是郿城被诸葛亮拿下,拿下长安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不管走哪条路,都得保证后路,大军出征,后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若是后勤供给出了问题,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基本上就打不了仗了。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马谡的错误

要想让后勤补给顺利运送到军中,就必须保证粮道畅通,而蜀军的粮道上有一个关键节点,就是街亭。

这里是“山、路、河”的布局,大路被山和水夹在中间,如果在道路中间设好机关陷阱,敌军很难突破。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而且就算敌人想翻山而过,也是很难的,以为守军可以占据山顶,利用滚木礌石等装备,对敌军造成大量伤害。

只要士兵的数量足够,想要守住街亭还是很简单的,因为很容易构筑防线。而拦住敌人的关键点就在于——挡住大路。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因此诸葛亮在马谡出发之前,一直在叮嘱他军营设在大路上,以此阻拦魏军前进的步伐。

但是等马谡到了街亭之后,却将诸葛亮的嘱托抛在了脑后,将兵营放在了山上。

马谡的想法是,这座山乃是天赐险地,四面不相连,而且树木茂盛,完全可以据险固守。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副将王平对马谡的这种想法很是不解,因为这里想要拦住敌军的话,就得在大路上扎营,然后再让士兵们砍树做栅栏封路,亦或是挑土堆砌城池,这才能让敌军难以前进。

马谡却不听劝告,要“引经据典”,用兵书里所说的“凭高视下,势如劈竹”来反驳王平。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王平虽然不是那种学院派的将领,但是他勤奋好学,也很有天赋,因此他也跟着诸葛亮学到了不少东西。

王平观察过地形之后,很快便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山上没有水源。

他告诉马谡,要是魏国截断了我军取水的道路,将士们肯定会受不了的。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但是马谡又“引经据典”,将《孙子兵法》里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给搬出来了。

马谡说魏军一旦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将士必然会被激怒,然后他们肯定会更卖力地作战。

非常经典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你别问为啥会进入“死地”。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马谡想利用士兵们对水的渴望,“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是这“狂澜”是自己找来的,大厦也是自己先推的。

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却被马谡弄得一塌糊涂。

王平见劝不住马谡,只好自己带着五千兵马在路上扎营,马谡则是带着大部分人马去了山上。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不久之后,司马懿赶到,当他发现街亭已经有人在镇守时,顿时就没了底气。

因为司马懿知道,这里虽然没有城池,但并不好打,只要有人驻守,那大概率就过不去了。但是司马懿的儿子出去转了一圈后发现,蜀军大营居然在山上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司马懿大喜,当即便下令“围而不打”,蜀军想冲锋,却不知道赶往哪里冲。

没有了水喝,士兵们很快就撑不住了,军心一散,事情就结束了。

虽然诸葛亮给马谡安排了很多帮忙的,但还是没能守住街亭。

诸葛亮得此消息后马上撤退,这才避免了蜀军主力被全歼。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罪魁祸首

街亭丢了之后,蜀军全面溃败,众人撤回汉中,开始战后总结。诸葛亮先是占了马谡的几个副将,之后又把马谡给拉了上来。

当初马谡站出来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以自己全家老小的姓名做了担保,但是任谁都没想到,全家老小的姓名在马谡眼中就这么随便。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将马谡拉出去杀掉之后,诸葛亮的一句话,点出了马谡背后的靠山,这个靠山其实就是诸葛亮自己。

就在马谡即将被推出去问斩的时候,有一人拦了下来,正是蒋琬。

蒋琬认为此时杀害大将实在是“亲者痛,仇者快”的错事,希望诸葛亮能放马谡一次。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但是诸葛亮却不听劝,认为马谡这一次太过分了,如果不杀则不能正军法。

等马谡真的死了之后,诸葛亮又哭了起来,但是他并不是为了马谡而哭,而是为了自己哭。刘备曾嘱咐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如今看来,果真如此,诸葛亮“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马谡背后的靠山,其实就是诸葛亮自己,如果不是诸葛亮罩着他,他绝对去不了街亭,哪怕让王平当主将呢?

因此如果寻根溯源的话,诸葛亮用人不当,罪责也不小。

马谡其实只是替罪羊!诸葛亮真正想杀的是马谡背后的靠山,他是谁

但是现在马谡已经被杀,诸葛亮的认罪态度良好,众人也不忍心再苛责诸葛亮。

原本应该一同被杀的诸葛亮,靠着一系列操作,成功免除了自己的死刑。

他为了堵住众人的嘴,还给刘禅写信,申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最终还是马谡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的罪责,成了一只冤死的替罪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