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教育圈,说起临川一中,过去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字。从2004年到2020年,这所学校共送出464名学生进入清华、北大,占据了江西省在这两所顶尖高校招生名额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9年这段时间里,学校几乎年年出省状元,十年出了十位,堪称“状元制造机”。

但就是这样一所中学,如今却再难在高考状元榜上占据一席之地。自2020年后,临川一中的名字就从状元名单中消失了,曾经“进了临一,就等于半只脚迈进清北”的说法,如今更像是一种情怀的回忆。

江西风光不再的1所高中,曾16年内出过11个省状元,如今却落寞了

临川一中的辉煌,不是偶然。学校创办于1955年,最初只是一个租借民房办学的初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扩展为完全中学,并在1995年正式更名为“临川第一中学”。2002年,临川一中与抚州一中、临川二中合并组建了“临川教育集团”,正式迈入教育集团化运作。这一模式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江西风光不再的1所高中,曾16年内出过11个省状元,如今却落寞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所曾经风光无限的学校,为何如今会陷入沉寂?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简单说就是“外有围堵,内有流失”。

首先,招不到优质生源。早些年,临川一中可以面向全江西招收尖子生,很多县市的优秀学生都以考入临一为目标。但近十年来,江西各地对本地优质生源的“保护”越来越强,很多地方出台政策,设立重点班、奖学金等措施,希望将本地的高分考生留在当地。这导致临川一中招到的生源质量明显下滑,竞争力自然减弱。

江西风光不再的1所高中,曾16年内出过11个省状元,如今却落寞了

其次,复读生减少。过去,高分复读生是状元的重要来源。一些学生第一年高考成绩不理想,会选择复读再战。临川一中曾以其严格的教学管理和高强度的刷题节奏,成为复读生的首选。但自从高考志愿填报制度改革后,“高分脱靶”的现象明显减少,复读人数大幅下降,能冲击前十的复读生更是凤毛麟角。这样一来,临一状元的“蓄水池”也就干涸了。

江西风光不再的1所高中,曾16年内出过11个省状元,如今却落寞了

第三,名师流失严重。这是对临川一中打击最大的一个方面。曾经那些带出多个状元的名师团队,近年来陆续被高薪挖走,前往南昌等地的私立高中任教。比如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江科附中,连续几年抱回文理双料状元,背后的师资班底中就有不少来自临一的“原班人马”。可以说,临川一中用多年锻造出的教育金字招牌,如今却成了他校崛起的“助推器”。

江西风光不再的1所高中,曾16年内出过11个省状元,如今却落寞了

最后,是考试题型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临川一中原本理科优势明显,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曾是他们稳定输出高分的利器。然而,近年来高考试卷在语文、英语等人文学科上的难度提升,使得综合素质更强的城市学校学生更具优势。临一虽然刷题能力强,但在语文等主观题上的发挥却不稳定,高分考生的比例自然也下降了。

江西风光不再的1所高中,曾16年内出过11个省状元,如今却落寞了

这些因素叠加之下,临川一中的高光时代也就慢慢远去了。

但一所学校的价值,并不只在于是否还能出状元。事实上,临川一中依然是江西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它的教学体系、管理模式、以及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教育传统,仍然影响着无数学子。

辉煌未必永恒,沉寂也不等于终结。在中国教育不断演变的背景下,每一所学校都会经历起起落落。临川一中或许不再是那个“状元工厂”,但代表了一段曾经属于江西、属于无数普通家庭的奋斗历程。

江西风光不再的1所高中,曾16年内出过11个省状元,如今却落寞了

而这种精神,值得被铭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