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难平”之所以刻骨铭心,或许正因为,那份“未完成”本身,构成了爱情最吊诡的美学。 圆满的故事结局相似,而遗憾却各有各的形态。
1.《花样年华》
如果说一般的爱情片是干柴烈火,那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就是一块被慢火细煎了整整96分钟的和牛,香气扑鼻,汁水饱满,但你就是吃不到嘴里。
这个故事的核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个被绿的可怜人,因为想搞清自家配偶是怎么搞到一起的,结果差点把自己也搞到一起.
但最终,他们用强大的意志力,把“差点”变成了一场流芳影史的“爱而不得”。男主周慕云和女主苏丽珍,他们几乎同时发现,周太太和陈先生手拉手私奔了.
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个 “配偶出 轨行为模拟研究小组”。“爱”的苗头,就在这一本正经的“学术研究”中,悄然滋生。
说到底,周慕云和苏丽珍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深知,一旦“爱”变成了“得”,故事就成了俗套的言情剧;唯有停留在“不得”,它才成了你我心中念念不忘的艺术品。

2.《甜蜜蜜》
若问人世间哪种爱情让人抓心挠肝?答案绝非“有情 人终成眷属”的陈词滥调,而是那句百转千回的,“爱而不得,得而又失”。
《甜蜜蜜》这部片子,简直就是为这四个字量身定做的、裹着糖衣的“遗憾美学”教科书。黎明饰演的黎小军,与张曼玉饰演的李翘,他们的相遇,始于一家麦当劳,定情于一盘邓丽君的卡带。
你看,开局多像一部励志爱情喜剧!但陈可辛导演的“险恶用心”就此展开, 他让这对男女青年,完 美诠释了什么叫“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成年人的爱情里,多的是“我赶时间,你刚赶到”的戏码。那些看似数不清的巧合与错过,不过是每个当事人基于性格与现实,做出的符合逻辑的选择。
遗憾,不是命运的捉弄,而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总和。

3.《胭脂扣》
如果如花活在今天,她大概会在阴间论 坛发这样一条帖子:”与富二代男友相约殉情,他竟用假鸦 片骗我独自投胎!五十三年后重逢,他丑得我当场退货!”。
这就是《胭脂扣》的核心剧情,一场因“爱而不得”引发的跨世纪行为艺术。当如花看到昔日翩翩公子变成颤巍巍的“人形核桃”,瞬间悟了:“我等了半世纪,居然等来个骨质疏松的骗保未遂犯?”
如花最终把胭脂扣塞回十二少手里,潇洒转身的瞬间,简直是对“爱而不得”的顶 级嘲讽:“当年你骗我殉情,如今我嫌你太丑——扯平了!”
她用53年明白一个道理:有些男人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回忆好看。但换个角度想,若十二少当年真殉情成功,这故事顶多是《梁祝》香港分祝。
正因“爱而不得”,如花才成了港片史上最酷的女鬼。她不是输给爱情,而是赢回了智商!

4.《少年的你》
高考前的教室,陈念同学,人生目标清晰得像数学公式,考上好大学,冲出泥潭。而我们的小北同学,在街头挥拳,守护着说不清的江湖道义。
这俩人,按常理说,就像平行线,永 不相交。但命运这个蹩脚的编剧,偏要给他们加一场“英雄救美”的戏码。
于是,一段“我保护你,但咱俩可能没结果”的青春悲喜剧,正式拉开帷幕。然而陈念的世界是清华北大,小北的战场是街头巷尾。
他的爱,是帮她更快、更安 全地离开自己的世界。电影的结局,算是给这份“遗憾”穿上了一件相对温暖的外衣。他们终于可以并肩走在阳光下,小北依旧跟在陈念身后。
但我们都心知肚明,有些东西永远地改变了。那个雨夜里相互剃头、在破旧房间里相互依偎的浪漫,再也回不去了。陈念的大学通知书,终究成了划分两个世界的界碑。

5.《我们一起摇太阳》
故事的开始,就充满了商业模式的智慧。凌敏,一位被尿毒症长期“996福报”的资 深玩家,在病友群里发布了一条堪称业界标杆的“征婚启事”。
核心诉求简单粗暴:“我嫁给你,你死后把肾给我。”而吕途,一位脑瘤界的“乐观喜剧人”,一看这条件,心想:“嚯,这姑娘,实在!不谈虚的,直接谈遗产!”
于是,一场以生命为筹码的“商业合作”拉开了序幕。两人一个像“没头脑”的太阳,拼命发光发热;一个像“不高兴”的月亮,心里算着这本账到底划不划算。
他们俩快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从死神手里“偷”来的,背后明晃晃的标着价码。当凌敏终于被吕途这个“太阳”暖化.
从“我得让他把肾给我”变成“我想和他一起活着”的时候,这部电影“爱而不得”的核能遗憾,才真正爆发。
这世间顶 级的遗憾,不是“我得不到你”,而是“当我拼尽全力、终于有资格和你并肩时,却发现我们的时间账户,早已被恶意透 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