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昨天,我们介绍了疑似中国第三款第六代战机试飞图曝光的消息。这架尚未命名的新型战机拥有极具未来感的气动布局:宽间距双发、无垂尾、肋下进气、兰姆达翼,同时不见传统鸭翼、平尾或垂尾,如同之前亮相的歼-36和歼-50一样,颠覆了过往战斗机的传统设计风格。但正因信息有限,外界对其身份争议不断:这架神秘战机是为六代机研发的忠诚僚机?还是西工大专利中提到的舰载六代机?还是一款小型战斗轰炸机?虽然暂时没有定论,但从外形、尺寸、飞行需求与战术趋势等多角度分析,我们已经可以逐步理清它的真实身份。

解放军试飞的神秘战机是忠诚僚机吗

▲疑似新平台的试飞画面

首先会是忠诚僚机吗?当下全球空战格局正在从“平台对抗”转向“体系博弈”。美国“NGAD”计划明确提出:未来六代机编队将由“有人机+无人僚机”组成,其中后者具备隐身、高速、数据链互通等能力。中国若要构建自己的六代作战体系,开发忠诚僚机是大势所趋。但问题也来了——当前大多数忠诚僚机仍属于亚音速隐身无人机,如美国的XQ-58A、俄罗斯的S-70“猎人”、中国的攻击-11等,虽然具备一定隐身与协同能力,但无法满足六代机所要求的“超音速巡航”标准。

此次曝光的新机恰好补足了这个缺口。它拥有较大后掠角与肋下进气道设计,这正是高速巡航与高机动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尤其肋下进气可有效降低红外信号,同时在不牺牲机动性的前提下保证进气效率,说明这款飞机对速度与隐身的平衡要求极高,非常符合“高速型忠诚僚机”的基本标准。此外,它的整体布局看似与九三阅兵彩排现场出现过的一款无人机相似,但从体积上明显更大,远非车载部署的无人平台。由此推断,这款机型极可能是专为伴飞六代机、执行深空伴随、电子压制甚至自主打击而打造的新型“智能僚机”。

解放军试飞的神秘战机是忠诚僚机吗

▲阅兵彩排现场的卫星照片曝光过一款布局相似的无人机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声音指出:该机的设计与西工大曾申请的舰载六代机专利高度相似,是否可能为“下一代航母舰载战机”?从布局上看,它确实符合舰载需求——紧凑、隐身、无垂尾,有利于舰上收纳与隐身防御。但从实际研制能力与历史脉络分析,这种可能性反而不高。

首先,中国舰载机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沈飞手中。从歼-15到歼-35,再到目前呼声最高的六代舰载机“歼-50”,均出自沈飞。而且歼-50已经明确具备舰载特征,如双排轮前起落架、强化起落结构与隐身舰载化布局。在这种背景下,军方没必要再启用第二套技术体系开发全新舰载机。

更重要的是,此次曝光战机的气动设计,与成飞此前曝光的歼-36六代机极为相似,只是更加小型化、细长化、隐身性能更优。它更像是“歼-36的瘦身版”,由成飞推出的新型号。如果真如分析所言,这款飞机极可能是成飞基于歼-36平台开发出的新一代轻量级六代战斗机/僚机,也可能是成飞试图参与与沈飞争夺歼-50主导权的“备份竞品”。

解放军试飞的神秘战机是忠诚僚机吗

▲新飞机与歼-36对比图

最后,也可以排除的是“歼轰-26型战斗轰炸机”的可能。不少网友认为,因为新飞机的外型与此前曝光的歼-36颇为相似,再加上歼-36为三发布局,新飞机为双发布局,因此应该命名为歼-26、并猜测可能是一款专注对面打击的战斗轰炸机。

不过,尽管该机造型凌厉、气动设计极具科幻感,但从多张试飞照中可以看出,它的整体尺寸并不算大。无论是与背景树木、建筑的对比,还是与歼-50、歼-36等战机的试飞图进行参照,其翼展和机体横截面积远小于战斗轰炸机所需的级别,很难具备执行远程打击任务所需的大载弹量与航程能力。换句话说,这架神秘六代机并不具备传统战轰那种“大肚量”。

解放军试飞的神秘战机是忠诚僚机吗

▲疑似新平台的试飞画面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无尾布局将成为六代机气动设计的核心趋势。无垂尾不仅有利于雷达波散射,提升隐身性,还能配合飞控系统实现更精细的机动控制。此次曝光的新型战机,不采用任何传统控制面,可能内置推力矢量与高度智能飞控系统,正是这种设计思路的体现。这也说明,中国六代机项目已不再拘泥于传统外形与作战思路,而是在隐身、速度、智能、协同等方向全面突破。

目前,这款神秘六代机的确切身份还没有官方定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它是中国空天作战体系加速演进的重要标志。无论它最终被归为“智能僚机”、“舰载战机”,还是“新型轻六代机”,它都昭示着中国正快速推进多型号六代战机的试飞验证,走在了世界空战体系变革的最前沿。正如五代机时代的歼-20跨时代的意义,如今的歼-36、歼-50与这架新战机,正在共同构筑中国六代战斗机矩阵,朝着真正的“空天一体、体系作战”的未来空战时代迈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