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火有绝招,处处见功夫”。8月26日晚7时,由顺德融媒出品的十一集纪录片《功夫佛山》央视精选6集将正式登陆央视纪录频道(CCTV-9),连续六天每晚黄金时段播出,带领全国观众走进佛山,探寻功夫背后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生活哲学。

当你真的来到佛山这座城市,会发现,“功夫”早已融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纪录片《功夫佛山》
在佛山塔坡老街的肌理里,蔡李佛拳传人李伟峰,全身心守护着百年鸿胜武馆,这里是街坊孩子们习武嬉游的天地。

△纪录片《功夫佛山》
这儿早已超越习武之所,一招一式的传承,一言一语的照拂,以拳脚为笔,以心意作墨,共同续写着深巷里功夫与人间情意的悠长叙事。

△纪录片《功夫佛山》
成为醒狮表演者,是不少佛山少年的梦想。
醒狮,是佛山功夫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一代宗师黄飞鸿,将南派武术中的龙虎诸势,和拳脚步法运用于舞狮中,形成别具一格的醒狮派系。
△纪录片《功夫佛山》
佛山是南派舞狮的起源地与核心传承地,每逢节庆,必有醒狮助兴。而成为那只万众瞩目的狮子,几乎是每个佛山少年,都曾有过的梦想。

△纪录片《功夫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是世界功夫明星李小龙的祖居所在地。2007年,30岁的“体育老师”董崇华下定决心,追寻梦想,从零开始,习练咏春拳,正式开启自己的武侠梦。

△纪录片《功夫佛山》
四川人蒋银林,在困顿的生活中,循着少年时对李小龙的仰望,叩开了师父董崇华的咏春拳馆。两代异乡人,在功夫之城的烟火巷陌以拳相惜。
他们以李小龙的自强精神为引,不仅习武解压,更在拳风起落间,找到了尊严与自信,也找到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纪录片《功夫佛山》
有打斗就会有伤痛,粤剧武生裴小明,半生功架浸染伤痕。旧痛未消,新创又至,他忍痛放下刀枪,转身投向文戏。他苦磨唱念,带伤登台。
聚光灯下,虽暂别了武生的叱咤,却以“不丢武戏之根骨,勤练文戏之神韵”的双轨,延续着滚烫的艺术生命。


△纪录片《功夫佛山》
还有更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佛山,功夫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格斗技艺,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生活哲学。


△纪录片《功夫佛山》
它关乎坚韧、关乎专注、关乎平衡、关乎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如何守护内心的安宁与力量,脚踏实地、满怀希望地“好好生活”。

△纪录片《功夫佛山》
剧情抢先看
全片以“坚韧不拔、精益求精、尊师重道、止戈为武”的功夫精神为主线,通过多个富有代表性的故事,展开一幅充满岭南韵味与现代气息的生活长卷。
第一集《老街邻里》带观众走进蔡李佛拳传人李伟峰守护的百年鸿胜武馆,看武术如何成为照亮消防员、职场青年人生转折的一盏明灯;
第二集《狮梦少年》追随醒狮少年陈俊辉及其团队,记录他们在意外与挑战中不屈不挠、守护狮梦的热血历程;
《武生卸甲》则讲述粤剧武生裴小明因伤转攻文戏后,以另一种姿态延续艺术生命的动人故事。
女性力量同样在功夫世界中熠熠生辉。第四集《女儿当自强》呈现吕敏贤突破传统偏见,以实力赢得鸿胜梁馆首位女接班人的认可之路;
第五集《歧路兄弟》聚焦鹰爪拳传人黄志峰中年高考学医践行“医武同源”的祖训,与其兄黄志坚坚守武馆传承的双线叙事,彰显功夫家族的时代选择;
压轴之作《同梦异客》则通过四川网约车司机蒋银林在咏春拳馆中找到精神故乡的经历,深刻诠释了功夫作为跨越地域的心灵纽带,如何为异乡人带来尊严、自信与归属。
8月26日至31日
每晚19:00-19:15
锁定CCTV-9
纪录片《功夫佛山》
见证功夫如何超越武艺
成为照亮普通人生活的精神之光
此外,顺德频道也将每晚7:20跟播
敬请收看!
阿消提醒
暴雨天气来袭
请做好防御准备!
这份强降雨防汛指南
请收藏↓
近期需要外出的街坊
注意下最新天气消息
遇到雨势较大时
记得先到室内躲避一下


佛山发布编辑部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CCTV纪录
编辑:冯园芳
审校:温爱霞、冯翠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