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不久前,巴基斯坦空军前任参谋长苏海尔·阿曼在一次会议上,赞扬了巴空军在与印度空军交战时的表现,并指出印度空军“空战准备程度严重不足”。

接着这位前任参谋长又透露了另外两个信息,一是在5月初与印度空军的实战后,巴空军再次进行了相关演习训练,第二就是巴军飞行员抱怨,表示演习训练可比和印军打仗难多了。

巴飞行员为何说对付印军不如训练难

(巴基斯坦空军前任参谋长苏海尔·阿曼(中))

这两个信息很关键,前一个表明“5·7”空战后,巴军并没有因为剃了印军光头而沾沾自喜,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巴军也确实被印军巡航导弹击中而造成伤亡,后一个也许可以直接解释为什么巴军能剃印军的光头。

当然不管怎么简单怎么难,阿曼这番话实在是太会戳印度人的肺管子了,若是传到印度国内,还不一定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训练与实战的异同

实战的难度远大于训练,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刻板印象。训练与实战本身目标导向就不同,训练的目标核心是能力迭代,基本可概括为针对性暴露弱点、重复性强化特定技能和验证新方法新模式,而实战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成任务”。

当然考虑到军事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很多时候达成实战目标也有不少限制因素,印巴冲突中最显著的便是战斗机不能进入对方国境,否则在舆论上容易陷于被动,整体实力不如印度的巴基斯坦更要注意这一点。

共通点更为明显,中美在空军训练模式上都在推行数字孪生战场,全方位缩小训练与实战的差距,比如电磁频谱可达到90%拟真程度,以及测试量子加密通信和预警机-有人机-无人机的协同战术验证等等。

巴飞行员为何说对付印军不如训练难

(与中国空军的“雄鹰”系列联合军演,巴空军能获得对抗重型机的机会)

不一样的是,解放军的“红剑”更加侧重全要素数字化仿真,美国空军的“红旗”则发挥传统优势,重视实体装备高强度对抗。

巴基斯坦空军和印度空军,大致可以视为延伸了中美两国空军的训练模式。其中巴基斯坦空军杂糅了之前的美式训练和近年来吸收的解放军空军战术理论,如设有专门的假想敌中队,用来模拟印军苏-30MKI和“阵风”,同时引进了歼-10CE的智能对抗系统,据称可模拟6种不同的敌机行为模式。

此外巴空军还将“训练中队”和“作战中队”的人员轮换缩短到3个月,实弹训练比例从15%提高到30%,这些措施也有助于实现训练-实战体系融合。

巴飞行员为何说对付印军不如训练难

(参加红旗军演的美军假想敌部队)

印度空军借鉴了一部分美国空军的训练模式和体系,结合本国的预算、装备和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调整,比如组建专门的假想敌部队,“红旗”军演式的大规模实体对抗演习,注重多域协同作战训练,以及分阶段的战斗机基础课程教学等等。

此外,印度空军还保留了高达25%的飞行员淘汰率,尽可能挑选更有天赋、更善于学习和更勇敢的飞行员。

技战术和装备差异

除了理论上的差距,技战术和装备方面的门道也不少。

在训练中,巴基斯坦空军会设置远高于印军实际能力的条件,比如苏-30MKI+“阵风”+“流星”中距弹的组合。客观来看,印度空军这个组合的威胁程度比较可观,但实际上印军体系协同能力和效率都没有想象得那么高。

面对巴军ZDK-03+歼-10CE+红旗-9的空地一体作战体系,印军在态势感知和电子战方面就落于下风。

巴飞行员为何说对付印军不如训练难

(印度空军的计划比较全面,但整体战术落后)

战术协同方面,应该说印军在“朱砂行动”中展现出并不弱的编队战术协同能力,主攻编队、掩护编队和接应编队一应俱全,因此巴基斯坦空军在演习中设置兵力劣势的条件,也可以说是从实际出发的。

也正因如此,巴基斯坦空军有意训练飞行员在数量劣势中作战,也可以说是训练与实战融合了。

装备方面就是反过来了,巴基斯坦空军很重视非对称条件下的对抗, 比如让只有机械扫描雷达的“枭龙2”,模拟对抗“阵风”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锻炼飞行员在航电系统劣势下的战斗力,同时歼-10CE模拟器也能复现“阵风”的航电特性,有助于研究对抗策略。

机载武器方面就更明显了,无论俄制R-77还是法制“米卡”都不具备对抗霹雳-15E的能力,乐观来看,等到“流星”大规模列装后,印军才有可能在此方面与巴军持平。

巴飞行员为何说对付印军不如训练难

(中巴空军联合军演)

对外界的影响

考虑到印度今后在空军装备方面的更新动态,比如引进五代机、预警机或超远程空空导弹,可以猜测巴基斯坦空军在“5·7”空战后,或许就是针对这方面实施了加强训练,甚至可能与解放军进行联合数字化仿真训练,难度自然比对付现在的印度空军大多了。

特别是对抗五代机方面,解放军仅歼-20就已装备数百架,相应的战术理论和实际经验拿出来,巴基斯坦空军的飞行员感到吃力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印巴空战,以及阿曼这一句训练比对印实战要难,不仅意味着对巴基斯坦空军自身,对印度空军,以及对所有试图从印巴空战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军队来说,影响可以说是多维度的。

巴飞行员为何说对付印军不如训练难

(不仅五代机,歼-16这一“最强侧卫”的意义也不小)

除了训练与实战的“非线性关系”愈发明显,训练应该比实战更加极端甚至苛刻,这一理念会逐渐成为空军战术理论的基础之一。

再加上装备更新,应该说全球空战理论都将迎来一次意义重大的革命,只不过这次能跟上国家应该不多,巴基斯坦空军有解放军当“陪练”,至少不太可能掉队。

可对依然靠买来支撑国防的印度来说,如果真的有这么一次理论革命,几乎注定是无法跟上的,到时候苏海尔·阿曼的这句评价,可不是戳肺管子这么简单的了。

巴飞行员为何说对付印军不如训练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