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越南发飙后,印度也发飙了,打算1150亿建一座年产300万吨的铝厂
1950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7月底,河内。
越南总理公开喊话:力争2027年前具备芯片设计、制造和测试全流程能力。计划投资115亿美元,打的是“半导体”这张牌。
三天后,新德里传来消息:印度拟斥资1150亿人民币,建设年产300万吨的电解铝厂——或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单体项目之一。
听上去,很猛。甚至有点“起跑线重置”的意味。
但细看,逻辑各异。
越南走的是“借势上车”路线。美日韩供应链东移,它抢的是位置,不是技术制高点。能否落地?要看台积电、三星的耐心,也要看国内反腐之后的治理效率。
芯片不是只靠决心烧出来的。但没有决心,连门都进不去。
而印度,则明显是另一个思路:先铺体量,再补资源。
问题是,电解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起步产业”,而是高能耗、强资源配置型工程。年产300万吨,需电500亿度,氧化铝600万吨。
电力从哪来?氧化铝从哪来?人才又从哪来?
看不清,也许他们自己也还没想清。
但这不是否定。更像是——提醒。
越南想补的是“中间段”:半导体二线,组装+测试+简单设计。
印度打的是“体积战”,不怕慢,就怕别人不注意它在动。
有意思的是,两者都在规避“正面顶西方”的路径。绕着走,边缘突击——这种打法,熟不熟悉?
于是问题来了。
面对这些新兴国家“补位”的步伐,中国应该怎么看?
有网友说得直白:中国该做的是把自己搞成“供应链之父”,不是“最后堡垒”。搞出技术,就要带着别人一起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起上桌,掀翻西方的技术高墙。
听上去理想化。但其实并不新鲜。
早年中国出口高铁、电站、水泥线,不就是这么干的?
差别在于——芯片和大飞机,不再只是“出口产品”,而是“规则入口”。
不少人喜欢“嘲笑印度”,或者对“越南速度”嗤之以鼻。
但说到底,能拿出几百亿预算来砸项目的国家,不多了。而且还愿意公开喊出战略时间表的,更少。
他们并非只是“起步”,而是在试图——改写起点。
当然,最终能否做出来,是另一个问题。芯片、铝、飞机、能源,这些都不是靠一两句口号就能落地的。
但更大的看点是:
在美西体系稳定收缩的当下,谁能成为“自建体系”的候选人?谁又愿意共享技术、而不只是做买卖?
越南、印度,这次真发飙了吗?
或者说,他们是在试探——谁愿意带他们一块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