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已经落伍了。

其实,对教育孩子来说,这样的男主外,女主内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是,这里的男主外,并不是男人在外只负责挣钱,女人在家里教育孩子,做家务。

然而,很多家庭里,确实是父亲忙得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任务都落到了母亲身上。

事实上,谁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影响就越大。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孩子,还是应该落在父亲的身上。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也说过:“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女性自古教育孩子时,语言比较多,然而父亲教育孩子,则是行动中影响孩子。

这种用行动影响孩子的教育,远远比语言要好很多,可以说,语言的效果微乎其微,行动的想过能刻在子女的骨子里。

事实证明,一个人与父亲的关系,很容易影响他的命运走向。

父亲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01

父亲在家庭的地位应该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一个家庭,大事上,一定要父亲说了算,现代社会,确实有很多女性比男性在各个方面都优秀,于是,在家庭里,很容易造成很多事母亲说是算。

其实,这并不是明智之举,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树立父亲说了算的效果。至少,装也要在孩子面前装出父亲说了算的局面。

在孩子小的时候,提倡父亲多照顾孩子,多陪孩子玩游戏,把孩子放肩头玩耍。

记得有一首歌曲,歌词是这样的:还记得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

许多孩子,对儿时坐在父亲的肩头的记忆会一辈子忘不了。这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对父亲的崇拜。

父亲,在孩子面前,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一定是孩子嘴里的:爸爸,你好厉害。

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偶像。

孩子对父亲崇拜,转而就变成了敬畏,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父亲这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父亲一开口,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孩子在成年之后,那种来自父亲的责任感,一定会让孩子在自己的家庭里传递幸福。

小区里,有个父亲经常照顾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到现在上小学,这个由父亲照顾的孩子,性格,学习,品行,各方面都彰显出比其他孩子优秀。

这就是父亲的力量和影响。

做父亲的,一定要让孩子崇拜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标杆。

如果一个父亲的赚钱能力很强,那么,他教育的子女。在钱商上,一定会比其他孩子厉害。或者可以说,他的孩子,赚钱能力一定比其他孩子厉害。

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孩子,父母是体制内的,这样的孩子,父亲经常出息各种正规场所,他们的孩子,在为人处事上,就比一般孩子要圆润通达很多,甚至从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上,就能和其他孩子区分开来。

那些不务正业的父亲,他们家的孩子,多半游手好闲,耍小聪明,这样的孩子,滑头得让人一眼就能看见他们的家庭。

胆子小的父亲,懦弱的父亲,他的孩子基本坚强不起来。

父亲的爱虽然不是语言,但是,这份厚重,足够让孩子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

02

一个家庭,父亲的格局,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巨大。

做父亲的,一定要成为孩子了解外部世界,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和风向标。

父亲可能不善言辞,平时和孩子交流不多,但是,关键时刻,比如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城市的选择,父亲一定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父亲的一个决定,很多时候会对孩子一生有比较大的影响。

70后的人基本都懂一个道理,读书改变命运。

村里有家人,孩子读书确实厉害,初中毕业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孩子会报考中师或者中专,毕竟,中师和中专毕业出来,马上就可以领工资。

成为拿工资的人,对贫穷的家庭,是多大的帮助,何况,跳出农门,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然而,孩子报考条件县城重点高中。

当时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

读高中,时间上走要三年,这县城的花费,又会给贫穷的家庭增加多少负担。

三年后,考不上大学,不但钱白花了,害落的只有回家种地的命。

然而,孩子的父亲格局就比一般人大,他非常造成去县城读高中。

三年后,孩子子非常好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如今,当年很多中专毕业生,他们在下岗的浪潮中,被下了岗,日子过得很不好。

然而,这位孩子的当年的大学生,事业蒸蒸日上,不但当上了领导,小日子过得也风生水起。

这就是孩子父亲方面的格局和决定改变了孩子的命运。


父亲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看过一个“袋鼠定律”——实验人员一只跳袋鼠被放到一个玻璃容器里。

最开始,袋鼠很不愿意呆在里面,于是,袋鼠反复跳,每次都想冲出容器。然而,每次跳跃,袋鼠都会触及到容器的顶端,被拦截下来而且每次袋鼠的头都会被撞得生痛生痛。

后来,袋鼠每次跳,都会降低高度,避免触及顶端。

再后来,人们把容器盖子拿掉。但袋鼠的高度,还是“不会触及顶端的高度”。

父亲就是那个给孩子设置人生高度的人。

一个好父亲,一定是眼光长远的人。一定是努力给孩子大世界的人。

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只会想到自己打麻将,自己去逍遥,忽略孩子的成长。

那种爸爸在外面晃,儿子在家里长的父亲,用不合格这个必须来形容,一点都不过。

年轻时不培养子女,老了又想子女对他们尽孝道的老人,只能用可悲来形容。

他们活该老了受罪,谁叫他们年轻的时候不培养子女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