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今年立秋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点早看早做准备
9421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今天(8月7日),13时52分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
夏末蝉鸣仍在枝头流连
夜风里已悄悄裹了几分凉意
好消息是今年三伏天只有30天,中伏只有10天,是十年一遇的“短三伏”。
从时间上来看,夏天真的快要过去了,作为衔接夏秋两季交替的节气,立秋的到来往往意义非凡,它预示着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也预示着一年之中丰收的秋天即将到来。
????今年立秋不一般
恰逢闰六月,有三大特点!
秋后热不热?一起来看看!
特点一:“晚立秋”
今年立秋到来的具体时间是在8月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
立秋时间晚说明三伏持续的时间长,也可能是“三伏天”也来的晚,按照古人经验来说,晚立秋的秋后天气可能还会比较热,暑热持续时间久。
特点二:“秋包伏”
区分“秋包伏”还是“伏包秋”的方法很简单,主要是根据末伏与立秋两个时节的先后到来时间来划分的,如果立秋恰好与末伏是同一天到来就是“伏包秋”,相反,立秋在末伏之前到来则是“秋包伏”。
“秋包伏热得哭”说的是立秋到来后至少还要经历十天的末伏,这也意味着立秋后“秋老虎”来的概率性非常大,高温天气将卷土重来。
特点三:“母秋”
立秋也是分公母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根据立秋当天农历的日子来分,如果是双日子就是母秋,单日子就是公秋。
今年立秋的农历时间是闰六月十四,是双日子也就是“母秋”了,这预示着秋后的天气还会继续晴热,“秋老虎”会比较凶猛。
????立秋·习俗????
贴秋膘:
夏天没胃口?立秋得“补回来”!北方人爱吃肉,成都人则偏爱用一锅蹄花汤“贴膘”——炖得酥烂的蹄花,配着蘸水,暖乎乎喝下去,仿佛能把整个夏天的疲惫都赶走。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每逢立秋,人们会买西瓜回家,众人围在一起品尝。据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那时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使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便迎来了晒秋最旺季节。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
????立秋·养生????
养肺防燥: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季燥邪当令,燥邪易伤肺。饮食上应多选择甘润养肺、滋阴润燥类食物,如雪梨、苹果、甘蔗、石榴等含水量丰富的水果,以及银耳、蜂蜜、芝麻、核桃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早起锻炼:
早秋时节,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适当早起,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
防“秋老虎”:
立秋后暑热未消,“秋老虎”可能致短期升温,且早晚温差大、天气转干热。防暑降温不能松懈,仍需警惕中暑。
夏暑渐行渐远
天地日渐广袤
让我们
在灿烂的田野里
带着希望奔跑
在秋天的每一个日子
愿你我
依然有爱,有期待
(文字综合全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