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为“面子”偷拍新型军事装备发家庭群,网上迅速扩散,张某获刑!
4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泄密,千万别以为只和特殊单位、特殊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关 —— 这种想法是错的,泄密可能与我们普通人都有关系。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三起有关于泄密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中,一名临时聘用人员在接触某军事单位后,为了炫耀,将相关照片发到家庭群,最终因泄密被判刑五年。
第二个案例的当事人来自一家科技公司,该公司为党政机关提供相关服务,他本人是驻场服务人员。他将部分涉密内容存储在笔记本电脑中,一次在餐厅吃饭时,因外出打电话导致笔记本电脑丢失。万幸的是电脑最终被找回,未造成更大后果,但他也因此被辞退。
第三个案例是某单位人员撰写工作总结时,将涉密材料交给外包服务人员。这名外包人员又将材料交给手下,手下为了方便工作,拍摄材料照片并发到微信群,最终造成泄密,相关人员也受到了一连串处分。
这三起案例十分典型,也提醒我们:必须把好责任关、过程关、权限关和审查关。
对此,我有三点看法:
第一,如今很多涉密情况,并非只有涉密单位的正式员工才可能涉及。像市场上的各类服务单位,在与涉密单位合作过程中,也可能接触到机密信息。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做好把关与审核,坚持 “谁使用谁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筑牢保密意识。
第二,对于普通人来说,泄密风险也时刻存在。我之前还讲过一个案例:一名男子热爱旅游与摄影,一名美女主播向他发出邀请,让他去一些小众景点拍摄素材。幸好该男子有保密意识,且接受过国防教育,及时察觉异常并举报,最终这名美女主播被抓获。据悉,该主播还联系过100多人实施类似行为。
可见,我们普通人也可能面临泄密风险。如今手机网络和拍照功能十分发达,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泄密,这一点每个人都要时刻提醒自己。
第三,最关键的是,涉密单位及其合作单位,以及整个合作链条上的相关方,不能觉得 “这只是个临时工”“这只是合作的服务单位” 就掉以轻心。
恰恰相反,这些环节往往是保密工作的薄弱点。就像之前那个在家庭群炫耀涉密照片的临时工,正是因为缺乏自觉,才导致了泄密问题。
因此,这对各方都是警示。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国际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更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