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欧盟和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有望赢回全部领土”,标志着他对俄乌冲突立场的180度大反转。而在过去一年中,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态度以“施压”和“贬低”为主。
2. 特朗普的立场突变,绝非一时兴起。这背后有欧洲盟友的说服,和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的重要推动,同时,普京在领土问题上的寸步不让使特朗普的挫败感日益加深。
3. 特朗普意识到,一个“虚弱”的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更为有利。如果特朗普此次表态,不再是空洞的政治宣言,而是迅速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行动,那么这将成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具有颠覆性的战略转折点。
作者丨唐驳虎
2025年9月23日,在纽约与泽连斯基和欧洲各国领导人会面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项令全球震惊的声明:“在欧盟和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有望赢回全部领土,恢复原有的面貌。”
他进一步解释,基于对俄乌双方军事与经济状况的深入了解,持续超过三年半的战争已使俄罗斯陷入严重经济困境。
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耐心,在西方财政与军事援助的支撑下,“回到这场战争开始时的原有边界是一个完全可行的选择”。

惊天逆转:从“停火止损”到“赢回全部领土”
这一表态标志着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立场的180度大反转。一年多来,他始终主张乌克兰应接受现实、原地停火,甚至多次公开施压基辅政府在谈判中做出领土让步,以换取和平。
在过去一年中,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态度以“施压”和“贬低”为主。他多次公开质疑对乌援助的必要性,称其为“无底洞”;甚至暗示基辅政府应放弃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他认为这场战争“本可在一周内结束”,并批评泽连斯基领导不力。
特朗普还频繁讽刺乌克兰,将其描绘成一个腐败、无法自立的国家,声称美国援助的资金可能被贪污。
他强调“美国优先”,认为持续援助是在牺牲美国利益。他质疑对乌巨额援助的可持续性,认为美国不应无限度承担战争成本。
在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他甚至表示,若自己当选,将迫使俄乌达成协议,否则北约可能解体。
这些言论严重削弱了西方对乌支持的团结,一度让乌克兰陷入外交困境,也助长了俄罗斯的强硬立场。
直到近期,其立场才出现戏剧性反转。这次他不仅明确支持乌克兰收复失地,更罕见地表示美国将继续为北约盟国提供武器,并认同“击落侵犯领空的俄罗斯飞机”是正当防卫。
立场逆转的背后:欧洲盟友的强力说服
特朗普的立场突变,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国际压力与战略现实共同作用下的必然选择。背后最直接的推力,来自于欧洲盟友持续而强硬的外交游说。
自年初重返白宫以来,德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北约核心成员国便不断向特朗普阐明一个核心观点:
任何以承认俄罗斯占领区为前提的“停火协议”,都将是西方集体安全信誉的彻底破产,无异于纵容克里姆林宫的扩张,并可能在欧洲乃至全球引发新一轮的地缘动荡。
近期一系列事件让这一担忧从理论变为现实。
9月10日凌晨,超过20架俄军用无人机经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空,进入波兰领空,迫使北约紧急出动战机升空拦截,多架无人机被当场击落。
不到一周的9月15日,罗马尼亚也报告,有俄军无人机侵犯其领空。
紧接着,在9月19日,三架俄罗斯米格-31高速截击机以近乎挑衅的姿态“擦边”飞越爱沙尼亚领空长达12分钟,虽未完全进入,但已构成严重威胁。
这些接连不断的越界行为,被北约视为对联盟防御体系和反应能力的蓄意试探。面对莫斯科的步步紧逼,欧洲国家展现出高度的团结。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会议上,英国外交大臣伊维特·库珀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等人物同声发出严厉警告:“你们的鲁莽行为正将北约推向直接对抗的边缘……切勿心存幻想——我们已做好捍卫每一寸领土的全面准备。”
这番表态不仅是对俄罗斯的威慑,更是向华盛顿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如果美国继续推行“交易式和平”的孤立主义政策,拒绝支持乌克兰收复失地,那么它将不再是跨大西洋联盟的核心领导者,反而会沦为被盟友疏远的局外人。
特朗普遭到沉重一击
8月15日的阿拉斯加“特普会”曾被外界寄予厚望,被视为结束俄乌冲突的关键契机。然而,这场备受瞩目的峰会之后,美俄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谈判却没有继续进展。
特朗普原本期待能在与普京的私人关系基础上达成某种框架协议,甚至顺势推动俄乌实现停火。
但普京并未展现出实质性的妥协意愿,反而在领土问题上寸步不让。
此后,特朗普在多个公开场合流露出对普京的失望。他在一次内阁会议上直言:“我原以为我们能谈出点东西来,但他只是在拖延。”这种挫败感日益加深,使他的处境变得异常尴尬。
在国内,他面临着来自共和党鹰派和主流媒体的巨大压力。这些力量要求他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立场,任何被视为软弱的举动都可能引发政治风暴。
与此同时,特朗普内心深处仍渴望在任内促成一项“世纪和平协议”,为自己的总统生涯增添浓墨重彩的外交遗产。这一目标与国内强硬派的诉求形成尖锐矛盾。
特使凯洛格的关键推动与战略构想
特朗普的立场转变,还离不开其乌克兰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的关键推动。这位81岁的退役陆军中将,不仅是特朗普的心腹幕僚,更是经历过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实战派军人。
凯洛格多次向特朗普强调,俄罗斯并未在战场上获胜,反而因持续消耗而元气大伤。他在雅尔塔欧洲战略年会上直言:“如果普京赢了,他就会在敖德萨,就会改组乌克兰政府。但事实是,俄罗斯正在输掉这场战争。”
更重要的是,凯洛格提出了更具战略野心的方案——切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他主张封锁波罗的海,因为该海域承担了俄罗斯70%以上的石油出口运输量。
一旦实施,将重创俄能源收入。凯洛格还建议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并通过关税手段施压,迫使莫斯科回到谈判桌前。他认为,只有展示出压倒性的实力,才能让普京真正意识到无法取胜。
战场局势:乌克兰的精准打击与俄罗斯的困境
当前,乌克兰已在战场上取得进展。过去一个月,乌军利用国产巡航导弹和远程无人机,对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发动了密集袭击,重点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命门”——炼油设施。
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乌克兰的行动已瘫痪俄罗斯近三分之一的炼油能力,成品油出口锐减,国内燃料价格飙升。这不仅削弱了俄军前线的后勤保障,也加剧了俄国内的经济压力。
与此同时,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也在不断升级。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会晤时,特别请求美国提供更多先进的防空武器,以应对俄军日益频繁的无人机和导弹攻击。随着西方援助的持续流入,乌克兰正逐步建立起更加坚固的空中防线。
此外,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未能如预期般迅速结束战争。尽管投入巨大,但其推进缓慢,且国内经济因长期制裁而持续承压。
特朗普最终意识到,一个“虚弱”的俄罗斯比一个“胜利”的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利益更为有利。支持乌克兰反攻,既能持续消耗俄罗斯国力,又能巩固跨大西洋联盟,符合其“美国优先”框架下的大国博弈逻辑。
特朗普立场根本性反转,或将重塑冲突走向
如果特朗普此次表态并非空洞的政治宣言,而是将迅速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行动,那么这将成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战略转折点。
过去三年多来,美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援助国,对冲突的立场和援助力度始终是影响战场天平的核心变量。
若美国正式放弃此前“冻结战线”或“以领土换和平”的妥协思路,转而公开支持乌克兰“夺回所有被占领土”,这不仅意味着军事援助的规模与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跃——
包括提供射程更远的巡航导弹、先进的防空系统如“萨德”或“爱国者-3”,以及关键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资源——更标志着西方联盟在道义与战略目标上完成了彻底统一。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的转向将产生强大的“连锁效应”。一旦华盛顿明确设定“恢复1991年边界”为最终目标,北约其他成员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授权和舆论支持,从而得以摆脱此前因顾虑升级风险而产生的犹豫。
欧洲国家有望在向乌移交F-16战斗机、部署远程火力系统、共享卫星图像和电子情报等敏感领域采取更大胆的举措。
同时,针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也可能再次加码,例如推动新一轮“影子舰队”封锁行动,甚至限制俄液化天然气(LNG)进入全球市场,进一步压缩其战争经济的生命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泽连斯基已与特朗普举行了闭门会晤。虽然白宫尚未公布具体承诺细节,但特朗普公开表示“北约有权击落侵犯领空的俄飞机”,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强硬表态,已为乌克兰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政治背书。
它向莫斯科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任何对乌克兰邻国的挑衅行为都将面临直接军事回应。展望未来,在美国重新领导、欧洲全力配合的新格局下,乌克兰极有可能集结力量,策划并实施一场旨在收复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的战略性反攻,彻底改变这场冲突的性质与走向。
俄罗斯的回应:核威慑与条约博弈
面对西方日益强硬的姿态,俄罗斯迅速作出回应。普京于9月22日宣布,愿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到期后的一年内继续遵守核心限制,但前提是美国采取对等行动。他警告,若美国扩大导弹防御系统或部署太空拦截器,俄方将做出相应反制。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则更为激进,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仅遵守条约不够,美国必须停止通过制裁和关税削弱俄罗斯,否则“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很高”。
这表明,克里姆林宫正试图以核军控为筹码,换取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让步。
结语:战争进入全新的战略阶段
一年前,特朗普所倡导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交易式和平”——主张乌克兰接受领土现状,以冻结战线的方式换取冲突终结。
然而,如今他的立场已明显转向一种更具战略雄心的“胜利式和平”,即支持乌克兰通过战场上的持续施压,最终收复全部失地。
尽管这一反转背后或许夹杂着国内政治压力与个人外交遗产的考量,但其所释放的战略信号极为明确,也反映出美国决策层对局势判断的根本变化——
俄罗斯非但未能速胜,反而陷入持久消耗战,国力与军力已被严重削弱。在此背景下,支持乌克兰夺回领土,既可进一步拖垮俄罗斯,又能巩固西方联盟的团结。
总之,特朗普的这次“大反转”,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一个全新的战略阶段。
尽管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美国维持这一新立场,并联合欧洲持续提供军事与经济支持,乌克兰就将在战场上掌握更多主动权。
这场冲突的终局,或将不再是一场妥协的谈判,而是一次基于实力对比的重新洗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