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兵锋突然转向叙利亚,朱拉尼的总统府被以军炸弹“一锅端”。
以色列日前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猛烈空袭,目标包括叙“总统府”、国防部大楼、总参谋部大楼,以及首都周边的军事基地,截至目前至少已造成3人死亡,30多人受伤。
【以色列日前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猛烈空袭】
以色列防长卡茨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以色列“对大马士革的警告已经结束”,下一步将是“痛苦的打击”。
叙临时政府外交部强烈谴责以色列此举“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在保留自卫权的同时,要求安理会制止以色列的行动。
而以色列方面则强调,此举是为了“保护居住在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人”。
德鲁兹人是分布在叙利亚、以色列、黎巴嫩等地的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身份认同。约100万德鲁兹人中,近一半居住在叙利亚,另有15万人居住在以色列。这些居住在以色列的德鲁兹人普遍参军,因此也被视为效忠以色列的阿拉伯人。
【以色列方面则强调,此举是为了保护居住在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人】
每当居住在叙利亚、黎巴嫩的德鲁兹人“受欺负”,以色列境内的德鲁兹人就会喊话政府,要求出手干涉;而以色列也经常会以“保护德鲁兹人”为由,介入周边邻国局势。
这次以色列轰炸叙利亚,也是差不多一样的道理。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上周六。
7月12日,在大马士革通往德鲁兹自治省苏韦达的公路上,一名德鲁兹商人遭当地贝都因部落强行扣押。德鲁兹方面派人交涉未果后,双方随即爆发武装冲突。
贝都因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在叙利亚政治中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与德鲁兹派在经济、宗教、地方事务等领域长期存在矛盾。
【德鲁兹人具有独特的身份认同】
13日,德鲁兹派与贝都因人的冲突在苏韦达省全面升级,造成双方数十人死亡。随后不久,由朱拉尼领导的叙利亚临时政府宣布介入“执法”。
14日,叙临时政府宣布,已派遣国防部与内务部的武装力量进入苏韦达省“恢复秩序”。临时政府军凭借自身人数和装备优势,迅速推进至苏韦达省的首府苏韦达市。
叙临时政府强调,他们的行动是应“德鲁兹人高层”的邀请。而德鲁兹方面对此迅速予以否认,并宣布拒绝临时政府军介入。同日,以色列首次发动空袭,轰炸临时政府军所在地,并摧毁其部分重型装备。
【临时政府军凭借自身人数和装备优势,迅速推进至苏韦达省首府苏韦达市】
15日,德鲁兹派认为临时政府偏袒贝都因人,加上以色列的下场干预增强了其信心,多支德鲁兹派民兵开始进入苏韦达市,与叙临时政府军交火,在部分地区甚至开展巷战。
眼见无法速战速决,朱拉尼选择妥协,宣布与德鲁兹方面达成停火协议。临时政府的军队撤出苏韦达省,只留部分警察驻留当地,德鲁兹派民兵则继续在当地活动。
结果短暂的平静仅持续了数小时,停火协议便被打破。16日,叙临时政府在当地的警察声称遭到了德鲁兹民兵的攻击,被迫“自卫还击”。
德鲁兹派高层则呼吁“国际社会”干预,而所谓的“国际社会”,当然指的就是以色列。以色列迅速响应,也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以色列把大马士革给炸了,并强硬警告朱拉尼政府。
【以色列之前就一直要求包括苏韦达的叙利亚南部三省实现“非军事化”】
怎么看?三点吧。
第一,一个虚弱的叙利亚符合以色列的利益。德鲁兹人只不过是以色列干涉叙利亚局势的借口,以色列动不动这么敲打一下,好让叙利亚始终活在自己的军事阴影之下,同时巩固自己对戈兰高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
以色列之前就一直要求包括苏韦达的叙利亚南部三省实现“非军事化”,不允许叙政府的武装力量进入该地区——说白了,就是让这些地区纳入以色列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近在国内被腐败指控缠上了,他需要一个“大新闻”转移舆论注意力,同时拖延案件审理进程。16日当天在出席腐败指控的听证会期间,内塔尼亚胡就以“对叙空袭”为由提前离席。
开听证会当天,以色列就把叙利亚首都给炸了,多少有些过于巧合了。
第三,别看朱拉尼现在跟西方的关系搞得不错,最近美国还解除了对叙利亚的制裁。然而在山头林立的叙利亚,他的统治根基远远算不上牢固——这个临时政府最终能否“转正”,还得看朱拉尼能否摆平各地方的武装势力。
今年3月,临时政府与支持阿萨德的阿拉维派在叙西部地区大打出手,双方死伤超过千人,但结果阿拉维派在当地依然活跃。
这次跟德鲁兹人的交火,其实也是朱拉尼政府打击地方山头的一次尝试。最后大家也看到了,临时政府军失败而归,军队带着重型装备撤离,还被以色列狠狠地搞了一下。
从目前来看,朱拉尼政府虽然有摆平地方山头的雄心,但他们显然缺乏这个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