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通婚剧增,若不了解俄罗斯女性生理缺陷,婚后可能会很痛苦。
前两天刷到俄罗斯花滑名将特鲁索娃官宣生娃的消息,点开照片差点没认出来。记得北京冬奥会上她的蟹步惊艳全场,和谢尔巴科娃、瓦里耶娃并称“三套娃”,那时候的她简直像从童话里走出来的冰雪公主。可现在才21岁的她,脸盘子明显圆润了一圈,原本紧实的腰腹也有了松弛的迹象,整个人的气质从少女感变成了成熟少妇。
这让我想起以前总听人说俄罗斯男人“花期短”,二十出头帅得惊天动地,一过二十五就迅速发福秃顶。其实俄罗斯女性的外貌变化同样惊人,只是大家平时被她们年轻时的盛世美颜晃花了眼,没留意到这种反差。
就像特鲁索娃,才生完孩子就肉眼可见地“接地气”了,要是再过几年,估计和咱们小区里那些推着婴儿车的俄罗斯妈妈没什么两样。
研究表明,亚洲人确实更抗老。我有个朋友28岁去欧洲旅游,被当地咖啡馆老板当成高中生,非要查她护照。反观白种人,尤其是斯拉夫人,年轻和衰老的对比简直像换了个人。
这倒不是基因歧视,而是不同人种的生理特性决定的。白种人皮肤角质层薄,胶原蛋白流失速度比黄种人快30%,加上皮脂腺分泌旺盛,二十多岁时皮肤透亮得能反光,可一旦过了三十岁,细纹、色斑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饮食习惯也加剧了这种变化。俄罗斯地处高纬度,传统饮食以高热量的肉类、奶制品和甜品为主。我认识一个嫁到哈尔滨的俄罗斯姑娘,婚前每天只吃沙拉和鸡胸肉保持身材,婚后被东北菜的锅包肉、铁锅炖彻底征服,不到两年体重涨了二十斤。
更要命的是她们对酒精的依赖,伏特加在俄罗斯就像咱们的矿泉水,聚会、过节甚至日常佐餐都离不开。长期酗酒不仅伤肝,还会加速皮肤老化,很多俄罗斯女性不到四十岁就有了“酒精脸”——红血丝密布,毛孔粗大得能插秧。
生育对俄罗斯女性的影响更是致命一击。俄罗斯政府为了鼓励生育,不仅提供高额补贴,还允许女性享受长达三年的带薪产假。这本来是好事,可也导致很多女性在黄金生育期连续怀孕生子。更麻烦的是,她们产后普遍不注重恢复,高热量饮食加上缺乏运动,身材走形几乎是必然结果。
这些生理变化对中俄婚姻的影响远超想象。有个在绥芬河开贸易公司的朋友,娶了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俄罗斯姑娘。刚结婚时天天在朋友圈秀恩爱,可不到五年就开始抱怨“老婆像变了个人”。以前出门被夸“郎才女貌”,现在走在街上被误会成父女。
更尴尬的是体味问题,俄罗斯女性汗腺发达,加上肉食摄入多,即便天天用香水掩盖,夏天出汗时还是会散发一股混合着体味。
当然,这些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婚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婚后也要共同适应调整。比如饮食上可以中西结合,既能满足俄罗斯媳妇对肉类的需求,又适当增加蔬菜和粗粮;生活习惯上,中国丈夫可以带动妻子一起运动,延缓衰老速度。最重要的是别把外貌变化看得太重,毕竟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灵魂契合。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