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油价连跌三日:欧佩克的增产赌局,或引爆新一轮“能源寒冬”
24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过去一周,国际油市再次陷入波动。周三的交易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89%,报每桶65.44美元,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则微幅上涨0.93%,至每桶61.79美元。在市场看来,这一反弹并非复苏信号,而是投资者在欧佩克+可能增产与美国库存下降之间的“拉锯”博弈。
本周初,油价经历了自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周一跌逾3%,周二再度下挫1.5%以上。背后原因在于市场对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三位接近欧佩克+会议的知情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正推动在11月扩大增产规模,日增幅可能高达50万桶,是10月批准增产幅度的三倍。据悉,联盟内部的八个主要成员国——这些国家合计占全球产量约一半——正在讨论将日产量提升至27.4万至41.1万桶之间。另一名消息人士则称,增幅可能更大,直接达到50万桶。
然而,欧佩克在其官方网站上罕见发布声明,称外界有关“大规模增产”的报道“具有误导性”。这一模糊表态被分析师解读为:欧佩克内部可能存在分歧,沙特和俄罗斯在如何平衡价格与市场份额上意见不一。
与此同时,美国的原油库存数据为油市提供了短暂支撑。
据路透社援引美国石油协会(API)数据,截至9月2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367万桶,显示出需求仍有韧性。不过,汽油库存增加13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300万桶,这意味着成品油消费并未同步回升。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原油下降、成品油上升”的结构性矛盾,往往预示炼油利润下滑,也难以形成持久的价格反弹。
在投资机构看来,能源市场正在进入一个供过于求的周期。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发布的最新季度预测认为,随着欧佩克+及非联盟产油国纷纷扩大供应,未来几个月油价可能跌破每桶50美元大关。
麦格理分析师马库斯·加维(Marcus Garvey)在报告中写道:“能源行业正迎来根本性下滑。欧佩克+快速放松产量限制、页岩油商增加钻井,这一切将为今年年底及明年初埋下严重过剩的种子。”
数据亦支持这一判断:
国际能源署(IEA)甚至更悲观地认为,到2026年,全球原油产量将比消费量多出333万桶/日,创下历史性年度过剩纪录。
对于欧佩克+而言,这是一场进退两难的博弈。如果坚持减产以稳价,可能失去市场份额;若贸然增产,则面临油价暴跌与成员国财政受损的风险。
沙特试图通过“主动出击”重夺份额,但俄罗斯与伊拉克等国更倾向稳价策略——这使得11月即将召开的欧佩克+会议,成为决定2025年油市命运的关键节点。
能源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分析师指出:“欧佩克+已不再是价格制定者,而是市场调整者。任何过度增产的决定,都会引发价格自我纠正。”
2024年的能源高价热潮似乎已成为过去。进入2025年,油市正被迫接受现实:需求疲软、供应上升、联盟分歧与地缘政治的叠加效应,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投资者的焦点不再是油价能涨多高,而是——“油价还能撑多久?”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边界透视观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