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1年9月15日,大河报报道,专家在河南商城县的大别山保护区中监测到了一种曾经被认为绝迹的生物。
这种生物在当地被称为“毛狗”,曾经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数量很多的生物,但是却因为猎杀几乎绝迹,人们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再见到过它的踪迹了。
然而几乎就是在前后相差不多的时间里,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中却都出现了它的身影,在上海就有5000只左右,常与市民碰面,这是怎么回事呢?
«【·几乎绝迹的“毛狗”·】»
这种被称为“毛狗”的生物,学名叫做貉,很多人可能一下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动物,字怎么读。
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成语,“一丘之貉”,此“貉”就是毛狗,一种人们既陌生又熟悉的生物。
貉(hè)是犬科动物中较为独特的一支,与狐狸、狼、狗有亲缘关系,是犬科下的一个独立属,貉属。
2021年,人们先后在大别山保护区内两次监测到了貉的踪迹,根据此次监测到的画面,专家推断这是本土的野生动物,野生貉的出现也是对人们生态保护成果的极大肯定。
专家在从红外相机里发现它的踪迹激动不已,其中还有人甚至还只闻其名,从来没见过。
貉原产于东亚,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我国特有的原生犬科动物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貉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包括黑龙江、河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地。
上世纪80年代,貉在我国多个地区一度变得极其稀少,尤其是在河南南部的商城县,几乎从野外消失。

这种衰退与皮毛资源开发有密切的关系,貉的皮毛在上世纪被视为高档毛皮资源,尤其是“貉子皮”被广泛用于裘皮大衣的领边、袖口等饰边,导致大量捕杀。
从外形上看,貉体形中等,体长一般为50到65厘米,尾长15到25厘米,体重约4到10千克,四肢较短,行动不如狐狸敏捷,喜欢慢行。
它的毛色浓密,体背呈灰褐色,腹部较浅,脸上常有一副“黑眼罩”,宛如浣熊,因此又被俗称为“狸猫”或“狸狗”,尾巴较粗大,毛发蓬松,具有保温功能,尤其适合在较冷地区生活。
当时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貉不仅被捕取皮毛,也被当作野味食用。
并且随着农业开发、道路建设及森林砍伐,大量原始林地、湿地被改造成耕地或建筑用地,导致栖息地丧失,貉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这一时期,貉在多个省份已濒临灭绝,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引起了生态学界与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广泛关注。
2021年,貉被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这意味着其法律地位得到了提升。
貉之所以能获得提升保护级别,既是对其种群危机的回应,也反映出其在维系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作为中等食物链的杂食性哺乳动物,貉在控制啮齿动物数量、清理动物尸体、传播植物种子等方面均扮演着独特角色。
«—【·上海有5000只·】—»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在一些地方濒危,貉却在包括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多个大城市出现“泛滥”。
其中以上海尤为典型,2021年7月6日,新华社报道,貉在多个大城市中屡次出现,成为了人类的“近邻”,据统计,上海城区及郊区的貉种群数量就约有5000只。
为何貉会在城市中快速繁殖?
城市中有大量生活垃圾、果皮、宠物粮、园林果树等可供食用,食物来源远多于自然环境。

貉为典型的夜行性杂食动物,日间栖息于草丛、洞穴或灌木中,黄昏后才开始活动,它们性情温顺,攻击性不强,行动缓慢,不擅长奔跑,依靠隐蔽和警觉来避敌。
它们的食性极为广泛,属于杂食性动物,食谱包括昆虫、小型啮齿类动物、鸟卵、蛙类、鱼、腐肉、果实、谷物和人类生活垃圾。
秋冬季节,它们会增加进食量,为冬眠储备脂肪,北方地区的貉具备冬眠行为,而南方或温暖地区则几乎不冬眠。
并且城市中几乎没有野狼、狗獾等貉的天敌,它们可以自由繁殖,种群扩张迅速。
貉本身的繁殖能力也不弱,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3到4月,孕期约60天,一胎产仔4到10只,幼貉在2个月左右即可独立,在没有天敌压力的情况下,它们的繁殖更加快速。
上海等城市的生态绿化水平较高,林带、公园、水渠等为貉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野生状态下,它们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灌木丛、水田边缘等湿润、多植被的地区,也会在农田、果园、废弃村落甚至城市绿地中觅食、栖息。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貉逐渐适应了人类聚居区附近的生活,成为一种高度“边缘生态化”的动物。
部分貉可能是由郊区迁入市区,也有部分来自邻近保护区或因人为放生而引入。
貉在城市中的出现也带了一些问题,人与貉的相处需要把握适当的度,过分亲近或者过度恐慌,滥用暴力,都是不可取的。
从曾经的濒危物种到今天的城市“常客”,貉用自己的方式适应了变化的生态格局,城市并不是人类专属的栖息地,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生存的希望,学会和这些野生动物和谐共处才是双方相处的正确方式。
参考:
大河报《像狗又像狐狸,野生貉现身信阳商城境内》,2021-9-15
新华社客户端《城市与野生动物可以“貉平共处”》,2021-7-6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