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人类最大火箭再突破!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马斯克现场见证
27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2025年10月13日当地时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星港基地”传来一阵轰鸣,SpaceX的“星舰”火箭又上天了。
这次是它的第11次全尺寸试飞,不仅绕着地球飞了半圈,还在太空放了模拟卫星,最后分别把助推器和飞船本体落到了墨西哥湾和印度洋,全程大概1小时。
这次试飞跟之前比,有两个点挺不一样的。
一个是马斯克的参与方式,以前他都在任务控制中心里监控,这次居然走出屋子去现场看了,说是想“获得更直观的体验”。
我觉得这背后其实是他对这次技术的底气,毕竟8月份那次试飞已经打破了之前“爆炸失败”的魔咒,这次大概率是有新进展才敢去现场盯。
另一个不一样的是试飞里加了新动作。
星舰在穿越印度洋上空时,做了不少机动操作。
本来想觉得这些动作看着没什么特别,后来发现其实是在为以后“返回发射场垂直着陆”练手,而且专门针对载人的飞船舱体。
这就很明显了,SpaceX是在往“载人飞行”的方向靠,毕竟最终目标是送人类去火星,总不能一直只搞无人测试。
现场气氛也挺热闹,SpaceX的员工们一片欢呼,评论员丹・胡奥特直接喊“嘿,星舰,欢迎回到地球!这真是个好日子”。
不过这次任务没安排回收任何部件,估计是还没到那一步,先把飞行和测试环节稳住再说,毕竟步子迈太大容易出问题。
光看这次试飞的细节还不够,它能被这么多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跟NASA的“深度绑定”,没有星舰,NASA想在未来十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基本没戏。
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X平台上直接夸这次试飞是“实现美国宇航员登陆月球南极的又一重大突破”。
本来想觉得NASA作为老牌航天机构,应该有自己的办法,后来发现还真不是,星舰是123米长的大家伙,而且能重复使用,它的角色是把宇航员从月球轨道送到月表再送回来,这活儿目前没别的火箭能接。
其实SpaceX和NASA早就有合作基础了,比如用小型的“猎鹰”火箭给国际空间站送人和物资,算是磨合了不少经验。
现在为了配合星舰,他们还在改造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毕竟星舰比猎鹰大太多,发射台、燃料储存这些都得升级,不然下次试飞可能连地方都不够用。
除了跟NASA的合作,星舰这次带的8颗模拟“星链”卫星也挺有说头。
这可不是随便装的,星链是SpaceX自己的低轨通信卫星群,现在已经有四千多颗在天上转了,能给全球提供宽带服务。
这次放模拟卫星,其实是在测试星舰能不能当“卫星发射平台”,要是成了,以后发射星链卫星的成本估计能降不少,商业价值一下就上来了。
不过也有人问,星舰到底是SpaceX的“商业帝国野心”,还是人类的“深空梦想”?我觉得这俩不冲突。
马斯克想靠星链赚钱支撑航天研发,这是商业逻辑;但最终目标是送人类去火星,这又跟人类探索宇宙的想法重合了。
毕竟光靠情怀搞航天不现实,得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一步步往深空走。
这次星舰溅落在印度洋,与其说它只是完成了一次试飞,不如说它在为下一次更远的航行攒力量。
从得州的发射台到印度洋的落点,每一步都在帮人类靠近月球、火星。
以后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说不定我们真能看到宇航员坐着星舰登上月球南极,甚至踏上火星表面,到那时候,再回头看2025年这次试飞,就知道它有多关键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