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粮食,因为国内耕地面积有限,我们只能种植最紧要的,比如小麦、大米等等,可尽管我们已经做到了精细耕种,但也仅仅能够做到粮食自给自足,对于其他的农作物,却需要大量进口,比如大豆、玉米等等。
粮食
而对于粮食进口,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但这里面却有个风险,那就是粮食出口国一旦限制粮食出口,那我们就很被动了,如果没有后手,很有可能被拿捏,就比如白头鹰的大豆,如果不是我们有巴西大豆作为替代,那很有可能就让白头鹰的高关税得逞了,可即便是这样,也是换汤不换药,万一巴西也限制出口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其实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我们早就开始了另一种布局,那就是在海外培养自己的粮仓。
粮食进口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援助他国的基建时,除了铁路、开矿之外,还总是特别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设水坝,改造水利工程,甚至是农业技术交流?对这种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的援助,难道真的全是为了让受援助国家粮食能自给自足吗?
中国援建苏丹的麦洛维大坝
其实不全是,这么做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没错,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海外粮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早就满世界的出去种地了,比如东南亚,这里是全球重要的稻米出口地,而我们的中粮,已经在这里,建设了多个粮食生产项目,比如在老挝,超过了19个,柬埔寨建成了25个,在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等,都有我们建设的粮食项目,而有了这些项目的深度参与,我们在他们的粮食出口上,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比如菲律宾,即便是和我们闹成这样,也没说要限制对我们的粮食出口,因为我们在他们那里,深度参与了农业种植。反倒是我们,能反过来限制他们经济作物的进口,比如榴莲,反向拿捏。
和菲律宾合作农业项目奠基仪式
在非洲,我们实行了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现在我们已经和莫桑比克,阿尔及利亚,乌干达,安哥拉,尼日利亚,布隆迪、刚果金,肯尼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甚至是马达加斯加等等,都有农业方面的深度合作,到2023年,我们已经在非洲建设了24个农业示范中心,派遣了农业专家超过2000多人次,推广了300多种新技术,从水利工程,到农作物的育苗、种植,收割、储藏,我们通过中非科技小院,农业特色孔子学院等等方式,对他们是手把手的教。袁老更是多次亲赴非洲,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很多国家因此实现了粮食自足,这也是非洲各国如此推崇袁老的原因。
科研人员远赴非洲传授农业技术
而在中亚,我们也建设有农业基地,俄罗斯那里,现在达成的粮食意向项目,超过了64个,主要是租赁土地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等等。
在俄罗斯租赁土地
在南美洲,我们和巴西,建设了农业科技工业园,深度参与他们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培育,粮食加工、储藏等等过程。双方成立的种子公司,隆平巴西,他们的玉米种子,已经覆盖了巴西6000余万亩,在阿根廷也是如此,我们研发的大豆、玉米种子,已经在阿根廷进行了大面积的种植。其他的还有很多。现在中粮集团已经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建设了粮食产业链。
中粮在巴西的粮仓
更厉害的是,我们还鼓励民营企业去海外建设粮仓,比如爱菊集团就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150万亩的优质粮食基地。
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试验田开工
运鸿集团在布基纳法索,开始试验滴灌技术和优质稻种的培育,万宝粮油公司,只花了1美元,就在莫桑比克租赁了5000亩土地,作为示范样板田,更是有无数的个人,奔赴全球承包土地,比如兽医博士就在莫桑比克,打造出l了该国最大的单体玉米田,后期还有一个超过10万亩的项目正在上马。
在莫桑比克的试验田
正是有了这些海外粮仓的存在,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也让我们有底气对白头鹰的大豆说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