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影片陆续开分后,10月1日上映的《毕正明的证明》以豆瓣7.6分开分成为国庆档口碑第一名。然而与高口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票房成绩在国庆档中并不突出,甚至被一些同档期商业大片远远甩在身后。这不禁让人想起电影市场里那个反复被验证的规律:票房与口碑,并非总是同步而行。当一部电影在评分上一骑绝尘,却在票房上暂时落后,我们或许更应关注:它究竟做对了什么?它究竟触动了观众心中的哪一根弦?《毕正明的证明》提供的答案,或许就在于它完成了一次对传统警匪类型的扎实革新——它不仅构建了一个可信的地下江湖,更难得的是,它把那些关于正义、罪恶与人性的复杂命题,拍得如此简单直接却又深入人心。
变换形式的警匪片:
聚焦地下江湖的运行秘密
《毕正明的证明》将镜头对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反扒展现,主要讲述了反扒警察与盗贼团伙“荣门”斗智斗勇的故事。那是一个监控尚未普及、绿皮火车还没提速的年代。扒手团伙“荣门”利用火车上人员密集、财物集中、环境复杂等特点肆意作案,逐渐形成组织严密的犯罪集团。面对日渐猖獗的盗窃活动,反扒工作陷入困境:屡立战功的周警官(聂远饰)已成为犯罪分子熟识的面孔,而新一代反扒力量尚未成熟。
影片开场就展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节:警校毕业的毕正明(王安宇饰)上岗第一天,就遭遇“荣门”悍将花手(王彦霖饰)的残忍反抗,毕正明的脚筋被挑断,上班一天就领了残疾证。这个戏剧性的开场不仅设置了“伤残警察如何继续抓小偷”的悬念,更为主角后续的卧底行动埋下伏笔。
猫没了爪子还能继续抓老鼠吗?答案是肯定的——毕正明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将计就计,毕正明毅然选择将伤残转化为优势,潜入“荣门”内部,成为女贼大白桃(张天爱饰)的徒弟。通过他的视角,观众得以窥见这个在警方眼皮底下发展壮大的盗窃帝国的“荣门”眼花缭乱的偷盗方式和该组织的内部架构。
比起冯小刚2004年执导的同类影片《天下无贼》,本片对偷盗技艺的展现更为系统和细致。影片以近乎武侠片的手法,完整呈现了“荣门”的盗窃技艺:从识别目标,到运用声东击西、美人计等手法转移注意力,再到运用探、开、抠、夹等专业手法窃取钱包,最后用练功券替换真钞并将钱包完璧归赵——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而且不会惊动失主。
影片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地下江湖。“荣门”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隐秘的暗语、严格的规矩。被推至台前的话事人四爷(冯兵饰)、觊觎老大之位的花手与少爷(邬家楷饰)、由前任话事人曼姐(孔令美饰)抚养长大的大白桃及其众多徒弟,共同构成“三横五纵”的队伍体系。当一支队伍因盗窃军用物资引发警方严打时,组织内部依规对这个队伍处以重罚——赔付8条线路共计24万元。这些细节共同构筑起这个地下王国的运行逻辑。
影片凭借对盗窃细节与江湖规则的双重写实,成功为“警察抓小偷”的经典叙事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真实可信的质感。这部影片在类型探索上勇于创新,能够登顶国庆档口碑榜,可谓实至名归。
不故弄玄虚
把大道理讲得简单易懂
很多优秀的警匪片往往陷于一种表达困境:要么为了艺术深度而将主题处理得晦涩,要么为了商业效果而将主题极致简化。《毕正明的证明》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它对警匪片这一类型的风格处理,影片没有沉溺于展示暴力或者对大道理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年轻警察的成长视角,让观众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个黑白交织的世界。《毕正明的证明》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它把关于正义、罪恶与选择的大道理,既讲得简单易懂,又讲得清晰透彻。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影片提供了一个清晰明了的主线故事,即一个残疾警察如何卧底贼窝、维护正义。电影通过扎实的叙事和饱满的情绪,让“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朴素价值观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观众不需要费力思考,就能获得观影的基本满足感:为一个好警察的坚持而感动,为反派最终的服法而痛快。
而对于那些愿意深入思考的观众,影片又埋藏了足够的解读空间。它通过毕正明在卧底过程中的动摇与困惑,巧妙地提出了关于“犯罪根源”的诘问。当毕正明目睹大白桃、江米条、二宝这群在犯罪集团中低层的人们背后的悲惨遭遇,他开始思考,犯罪不一定源于纯粹的恶,更多时候是命运无奈的选择。这种对人性复杂面的呈现,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而是留给观众自己去品味和思考的灰色地带。
电影最精彩的一处对照,莫过于毕正明与花手这两个角色。他们本质上是一体两面,都是在人生岔路口做出了不同选择的镜像。小时候的毕正明因在警察抓贼时憋不住尿,长大后却用一泡尿反击了贼人。而小时候的花手用180度翻转关节的手杀害警察,那个曾经喜欢音乐的他,却再也回不去学琴的路。最后两人在火车厕所的那场打戏,既是对人生抉择的反思,也是两种人生宿命般的碰撞。
这种把道理拍得简单易懂的能力,让《毕正明的证明》成为一部层次丰富的作品。它既满足了观众对类型片的基本期待,又提供了超越类型的思考价值。《毕正明的证明》或许在商业声势上并非这个国庆档最耀眼的一部,但它所展现出的扎实功底与类型创新,却为中国警匪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样本。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王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