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2017年,当拜腾汽车带着“宝马i8之父”毕福康和“华晨宝马营销鬼才”戴雷的豪华团队亮相时,没人想到这个被资本宠爱的明星车企,会在8年后沦为行业笑柄。烧光84亿元融资、拖欠工资、工厂停电、创始人出局……更荒唐的是,这家连量产车都没造出来的公司,竟在员工零食上豪掷5000万元......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梦之队与“中国特斯拉”的宏愿

2016 年,拜腾正式成立后,便展现出了十足的野心,计划投资 110 多亿人民币,打造一个规划产能达 30 万台汽车的生产基地。

到了 2017 年 9 月,公司正式定名为 “拜腾”,并将自身定位为 “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时代的下一代智能终端”。其核心亮点在于极具科技感的 “酷炫大屏幕” 以及先进的 “智能人车交互系统”。

它的创始团队星光熠熠,既有“宝马i8之父”毕福康坐镇,也有曾在东风英菲尼迪及华晨宝马屡创佳绩的戴雷加盟。辅以从全球顶尖车企、科技公司挖来的一众精英,此阵容,称为“梦之队”并不为过。所以资本市场也对其青睐有加。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一汽集团、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纷纷注资,前后累计融资近八十四亿元人民币。手握巨资,拜腾的蓝图自然也气势恢宏:在南京规划了上千亩土地,拟投资逾百亿建设世界级智能制造基地,宣称年产能将达三十万台。

其研发中心更是遍布全球,北美总部设于硅谷,设计中心落户德国,北京、上海、香港亦设有办公室。如此阵势,意图在新能源汽车这片新大陆上开创一番事业的雄心昭然若揭。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钱烧在面子,车却未见踪影

谁知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连雨点也稀疏。资金确然消耗巨大,却似乎并未精准投入到核心环节。单是员工零食采购一项,便爆出高达五千万元的惊人数字。

北美办公室三百余名员工,一年消耗的零食价值竟达七百多万美元。折算下来,每人每年仅零食开销便超过十万元人民币,日均近四百元。这哪里是零食,分明是往嘴里塞金子。

而且,所食之物皆为高级进口品,高档巧克力、有机水果干、小众品牌薯片琳琅满目。相比之下,部分同赛道的新势力车企,为控制成本,提供的零食则朴素得多,多为国产品牌,经济实惠。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高管出差,头等舱是家常便饭,饮用的红酒也需是限量版。为销售人员定制的工服,据称从法国空运而来,出自名设计师之手,单套成本数千元。

就连员工名片,也极尽奢华,采用进口特种纸与复杂烫金工艺,一盒名片成本竟也上千。更有甚者,为参加一次北美消费电子展,拜腾斥资三十万美元将一辆展车空运至大洋彼岸,展会结束后又耗费不菲将其海运回国,仅仅为了展台上的短暂亮相。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这些销售员穿得再光鲜,名片做得再精致,能让车辆性能提升分毫吗?能让消费者因此多看一眼便决定购买吗?答案显而易见。这些“面子工程”搞得声势浩大,核心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却步履蹒跚。汽车,这个最根本的产品,反而成了可以“等等再说”的选项。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高层失和加速梦碎,八十四亿付诸东流

如果说这种近乎病态的“烧钱”方式是拜腾滑向深渊的催化剂,那么内部管理的混乱,尤其是高层间的权力倾轧,则是压垮企业的沉重负担。

董事长毕福康技术出身,力主聚焦产品研发,放眼海外市场。而总裁戴雷则更侧重中国本土市场的潜力,强调品牌营销。

两位核心人物在公司战略、资源分配等关键问题上各持己见,难以调和,矛盾从私下逐渐公开化。据说,为了一场发布会上发言稿的时长与先后顺序,两人也能争得面红耳赤。高层不和直接导致公司内部派系丛生。员工总数不足千人,副总裁级别的头衔却发出近三十个之多。一个项目,不同派系观点相左,资源如何倾斜,技术路线如何选择,内部往往先要经历一番博弈。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宝贵的时间与资金,就在这样的内耗中悄然流失。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核心技术研发,反而时常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外部资金消耗迅速,内部又持续失血,这样的企业又能支撑多久?

果不其然,到了2020年,拜腾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再也无法掩盖,拖欠员工薪资、供应商款项的问题接踵而至。公司运营难以为继,最终只能宣布暂停中国区的业务,其北美和德国的办公室也相继申请破产。期间,也并非没有转圜的余地。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2021年,拜腾一度迎来了富士康这位“白衣骑士”,双方宣布合作造车,计划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首款车型的量产。这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拜腾起死回生的最后希望。可惜,这根救命稻草最终也未能抓住。据称,依旧是拜腾内部股东间的利益博弈与持续不断的高层争斗,让富士康也倍感棘手,最终选择了退出。

最终的结局人尽皆知。2023年,拜腾在中国的运营主体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及其数家关联公司,被申请破产。这家曾手握“王炸”开局、被寄予厚望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在烧光了八十四亿投资后,连一辆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都未能交付给消费者,便彻底熄火。

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结语

如今,拜腾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商业教训。被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却造不出量产车"后,资本市场迅速撤离。即便富士康和一汽两大巨头试图挽救,也于事无补。

最终在2023年,拜腾不得不走上破产清算的道路。而同期的蔚来和小鹏,却凭借着务实的经营策略成功突围。这或许就是市场给我们最好的启示:再好的牌,打烂了也是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