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报道,中美近期在瑞典举行的经贸会谈,同意推动关税休战展期90天,中国商务部7月31日表示,中方期待同美方一道,进一步深化对话磋商,争取更多双赢结果。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周四表示,双方谈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望达成协议”,目前仅剩部分技术细节尚待中方确认。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则称,中美正在进入战略稳定期,双方需要直面长期存在的矛盾与摩擦,同时需要以负责任的方式弥补一些薄弱环节。
鲁比奥(资料图)
2025年1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99票全票通过确认鲁比奥为国务卿。就在半年前,这位在国会以“反华急先锋”著称的佛州参议员,突然转身成为美国对华外交最高负责人,一时间震惊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外交圈。这不是一位“传统”外交官。鲁比奥上任后接连身兼四职,不仅是国务卿,还临时代管国家安全、对外援助、国家档案馆的事务,成了统管一切的部长。而对华政策也随他职位的升高,变得更为微妙和灵活。他并没有一上来就与北京握手,而是延续此前鹰派的语调。
美国终于用“战略相持期”四个字,捅破了那层心照不宣的窗户纸。这不是什么媒体噱头,智库们早把剧本摊开:CSIS(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将2020-2050年直接标注为“中美战略竞争时段”,而“2049中心”更是赤裸裸地瞄准了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终点线,已然划在2050年。
中国手里捏着7800亿美债,一键清仓能让十年期美债利率瞬间飙破6%,刺穿美国金融心脏。供应链上,美国94%的先进芯片封装、80%的稀土永磁依赖东亚;而中国每年则要吞下3500亿美元芯片、1.8亿吨原油。
过去几个月中,美中两国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而这一局势似乎促使鲁比奥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在一次公开采访中坦言,中美之间的经贸谈判是“艰难的”,并且透露美国在某些领域可能存在不足。这种更为客观和理性的评估,与他以往的极端言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他对中国的认知已经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也体现了美国外交政策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时的灵活调整。值得一提的是,鲁比奥如今在谈论两国关系时,特别强调达成一个“务实”的协议,尤其是在关税问题上。
特朗普和鲁比奥(资料图)
看得出来,在经历过关税战以及三轮谈判后,对于目前的中美互动态势,鲁比奥有相对比较清醒的认识,没有一味地开展反华的政治表演,而是确实在以一个国务卿的身份去思考中美关系,以及他该如何应对。可能外界一开始,可能还是低估了鲁比奥。此人还是佛罗里达州参议员的时候,虽然是靠炒作反华议题、卖弄对华强硬获取知名度,但被特朗普提名为新政府的国务卿、进入美国权力中枢以后,他又迅速适应了角色的转变。
从美国公布的信息来看,美国在宣布8月7日最后关税谈判期限的时候,并没有给中国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显然美国试图通过对话磋商来解决美国认为的问题。就美国的现状而言,美国有诸多的问题,显然美国是扛不住的节奏,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已经披露,宣称美国不愿意和中国全面爆发“贸易战”,同时卢比奥也表示美国对于中国的战略已经趋于稳定期,从而暴露了如今美国的战略方向,美国不愿意和中国正面杠。
鲁比奥(资料图)
美国和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可能更多的作用是想让中国感到压力进而在中美谈判桌上做出让步。总之这些表现都充分体现了当前特朗普以及美国的处境并不乐观,在这一轮磋商谈判中,中国占据主导权。这一次美国瑞典的代表团依旧是由美国财长贝森特领衔,谈判顺利,中美达成协议,那中国输美产品可能会从目前的50%至55%降至30%。要是谈判不如人意,那结果要么是维持现状、毫无进展,要么就是将目前的税率再提升个10%至20%。
鲁比奥抚摸着那份制裁名单——这份他担任参议员时推动制定的反华遗产,如今却成了阻碍他外交沟通的枷锁。 而太平洋彼岸,福建舰上的舰载机正进行着电磁弹射测试,中欧班列满载着光伏组件,正源源不断地驶向欧洲。当美国国务卿说出“强大的中国”这五个字的瞬间,司徒雷登1949年离开南京时的预言便悄然应验:霸权的黄昏并非以烟花落幕,而是体现在对手平静而自信的崛起中。鲁比奥的“认输”并非终结,而是新棋局的第一着落子——只是,执先手者,已经悄然易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