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最严厉的公款吃喝案:卖点破烂聚餐十几位官员被查
1128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当某地街道办因变卖旧报纸购置节日水果被通报时,不少人感慨监管尺度之严。若将时光倒推至北宋庆历年间,进奏院那场变卖公文封套的聚餐案,或许会让今人惊觉:古人对公款使用的较真,远比想象中更甚。
秋日的汴京官署里,进奏院的吏员们盯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废旧文书犯愁。作为朝廷政令上传下达的枢纽,这个部门常年与纸张打交道,却偏偏是个“清水衙门”。彼时京城各官署按例在赛神会变卖余料摆宴,看着其他部门觥筹交错,部门长官苏舜钦犯了难——总不能让属官们对着一堆废纸过节吧?这位以诗文闻名的才子,也是宰相杜衍的女婿,最终决定将积攒的公文封套卖给收废品的,再自掏腰包十两银子,邀来梅尧臣等文友凑份子,办一场不铺张的雅集。
谁能想到,这场凑钱办的聚餐会,竟因拒绝太子中舍李定入伙而遭举报。御史刘元瑜抓住“变卖官物”的由头上奏,本是寻常的行政纠察,却因恰逢“庆历新政”的敏感节点,被陡然升格为“监守自盗”的大案。更吊诡的是,案件在南郊大赦前几日加急判决,苏舜钦被削职为民,十余名与会者尽数被贬。当刘元瑜对着杜衍说出“聊为相公一网打尽”时,这句阴差阳错的话,竟成了流传千年的成语注脚。
如今翻看《东轩笔录》的记载,最令人唏嘘的不是文人获罪的悲情,而是北宋那套超前的防腐体系。彼时台谏官如同“移动监控”,连官员进酒楼喝花酒都可能遭弹劾,更遑论变卖官物。这种严苛到近乎刻板的制度,与当下“八项规定”下的公款消费监管,竟有着异曲同工的震慑力。只是当苏轼写下“士大夫背井离乡,用力之余亦欲取乐”时,道出的不仅是千年士人的心声,更点破了一个永恒命题:制度的缰绳该如何拿捏,才能在肃贪与人性之间找到平衡?
今日再看进奏院那堆引发风波的废纸,恰似一面历史棱镜。它映出的不仅是北宋台谏制度的铁面,更折射着权力监管中永恒的矛盾——当某单位因几箱旧报纸被问责时,我们既看到制度刚性的必要,也难免想起苏轼那句“厨传萧然,非太平盛观”的感慨。或许古今相通的智慧正在于此:廉政建设从不是冰冷的条文堆砌,而是在规则底线与人性温度之间,不断寻找动态平衡的智慧修行。那桩让“一网打尽”流传至今的旧案,终究在千年后,为我们照见了制度与人性博弈的永恒课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