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江苏这所大学“改名”很成功,校址在三线城市,却让人以为在省会
577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在中国高校界,有那么一所大学,地处三线城市,却总被人误以为在省会南京,这所“自带省会buff”和高校,就是江苏科技大学,拥有镇江长山、梦溪和张家港三个校区。
江苏科技大学,听名字你是不是下意识觉得在南京?别急,其实江科大在江苏镇江。镇江虽然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但在高校界却不是个“顶流城市”。所以,江苏科技大学的“省名+科技”组合,就是一场“名字上的胜利”。
冠名“江苏”,自然就给人一种“这是省里重点”的错觉;再加个“科技”,科技感、专业感、985即视感直接拉满,和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这些重量级选手站在一起,怎么也不会被小看。
江苏科技大学的“改名史”,其实是发展升级的真实写照。从最初的1933年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到1953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专——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这所学校的根基相当硬核。后面为了国家船舶工业发展需要,于1970年南迁至镇江,开始了和这座城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绑定关系”。
此后几十年,学校的名字也在不断变化:1971年叫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级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晋升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直到2004年,才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江苏科技大学”。这一改,真是改出了高度、改出了格局,一把把“造船学校”变成了“科技大学”,一举打破了地域和学科的局限。
别看名字“科技满满”,江苏科技大学的“造船基因”依旧强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堪称王牌,被誉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妥妥的行业天花板。而它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是全国独一家,专门为船舶制造、海工装备等行业培养高精尖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高得离谱,薪资水平也不输985兄弟们。
别以为这所学校只是“船舶专业户”,科研能力也不是说说而已。学校目前拥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而且在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等七个学科领域,全部打入了ESI全球前1%行列。
而在2025年的权威排名中,江苏科技大学在USNew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30位,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37位,稳居“百强边缘”,也算是“低调有实力”的代表。比起那些靠“985、211”标签撑门面的老牌高校,江苏科技大学的进步,真的是靠脚踏实地走出来的。
让人佩服的是,江苏科技大学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处三线城市”而放弃野心,反而和镇江市的产业深度融合,“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学科,完美契合镇江的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本地产业布局。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价值,也让更多毕业生选择“留镇就业”,据统计,学校的本地就业率超过20%,堪称“地方经济的火力引擎”。
而这背后,其实也跟学校的“身份变化”有关。曾经隶属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后来在1999年完成了与江苏省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模式调整,再加上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并入,让学校在学科布局上也更加多元化,农业+工程的组合拳,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属性”。
说到底,名字只是起点,真正让江苏科技大学“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的,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深耕教育、科研、产业融合的“实干精神”。改名只是表象,实力才是底气。江苏科技大学的成功,也给很多非“985”、“211”高校提供了一个范本:只要方向对、路子正,小地方也能干出大名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