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一位大学教授镜头中:“旧社会”的中国,居然是这个样子
3828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很多人听说过庄学本,但知道孙明经的人并不多,其实他俩是1930年代齐名的顶级摄影师!
那个年代,庄学本是上海《良友》画报的摄影记者,而孙明经则是南京金陵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最神奇的是,庄学本与孙明经不仅认识,还是非常好的朋友。1939年11月,两位摄影师去西部拍摄少数民族生活面貌时,居然不期而遇,并拍下珍贵的合影。
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金陵大学教授孙明经镜头下,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各地是什么样子?
西康省巴塘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居然已经有风力发电机了!
九十多年前的呼和浩特,当时叫作“归绥市”,整个城市还是传统风格。
可能受到战火波及,居庸关炸得十分残破,上面写着“居庸外镇”四个大字。
30年代的大卡车,看上去像一辆老爷车,速度很慢,但运力不错。
30年代的城市面貌,没有出租车,只有黄包车。大型商店门口,使用繁体字写着:中国国货公司。
在那个没有机械化、自动化的年代,人们还在使用铁锤等工具来挖井。
一个叫自贡的地方,产盐非常出名,照片中是生产食盐的流水线。
摄影师孙教授,以楼阁的圆门为前景,拍了一张江上货船的风景。
那个年代的街头小贩,卖的都是一些农副产品,她们非常讲诚信。
30年代的连云港码头,偶尔能看到一些现代化的大型货船,这些船只负责运输煤炭。
30年代的先进工作者,穿着笔挺的长袍,与奖状拍了一张合影。
那个年代的街头,道路比较狭窄,因为没有汽车经过,只有行人、黄包车、马车。
30年代的西康省衙门,看上去比较简陋,路面也坑坑洼洼的。
一位抬轿的大爷,工作十分劳累,胡子上的冰凌,也来不及弄掉。
雅安一个茶叶加工厂的女工,她们头上都戴着头巾,可能是羌族人。
30年代的一个粮站,麻袋上装着的都是大米、小麦等粮食。
西康省巴塘县的一所小学,看上去校园建筑质量不错,这张照片是小学老师的一张合影。
以上,就是金陵大学教授孙明经,使用专业相机在中国各地拍摄的照片。这些罕见黑白照片,真实记录了“旧社会”中国人的生活面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