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特朗普关税信掀起全球风暴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当大多数国家还在苦苦计算该如何避开美国的下一波关税大棒时,特朗普已经不客气地把“关税信”拍在了14国领导人案头。

媒体人:特朗普关税信掀起全球风暴

7月7日,美东时间周一,总统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自豪地晒出首批“关税警告函”,收信人包括日本首相石破茂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与此同时,白宫宣布,他已签署行政命令,将原定于7月9日生效的“互惠关税”推迟至8月1日——给谈判留出一个月的“最后通牒期”。

日韩当头一棒,其余国家排队“挨训”

媒体人:特朗普关税信掀起全球风暴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手持特朗普致李在明的信

首批信函发出不到两小时,特朗普接连宣布,又有12个国家收到同类信件,分别是: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缅甸、老挝、突尼斯、波黑、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和泰国。共14国“榜上有名”。

信中内容如出一辙,特朗普要求各国:从8月1日起,若不妥协,将面临25%-40%不等的新关税;试图通过“转口避税”,将征收更高惩罚性关税;若敢对美商品反征税,美将以等比例追加惩罚性关税;如果在美本土建厂,可豁免新关税。

至于具体“报价”,特朗普毫不含糊:

  • 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将被征收25%
  • 南非、波黑30%
  • 印度尼西亚32%
  • 孟加拉、塞尔维亚35%
  • 柬埔寨、泰国36%
  • 缅甸、老挝40%,登顶“最高惩罚榜”。

你没看错,这是“按人头开价、明码标罚”的外交施压新模式。

欧盟“神隐”,背后交易浮出水面

媒体人:特朗普关税信掀起全球风暴

特朗普的这次“大点名”,一个显眼的缺席者是欧盟。特朗普过去三个月不断炮轰欧盟的“保护主义”,但这次14封信里,一个欧盟国家都没有出现。原因呢?媒体普遍认为,背后已经有默契。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回应称:“我们不会评论未收到的信函。”但据多家媒体爆料欧盟正在与美国磋商一项临时协议,将美国对欧盟的关税锁定在10%以内,同时寻求豁免某些关键商品(如葡萄酒、飞机等)的基准税率。

葡萄牙财政部长甚至“放话”:双方已接近达成原则性协议,关税可能低于10%。

表面上看,欧盟“躲过一劫”;实际上,特朗普是在划分“谈判优先级”。他知道欧盟一体化体量大、谈判机制复杂,不易“速战速决”;而中小经济体的谈判门槛低、对美依赖高,是更好的“杀鸡儆猴”对象。

美股“闻函色变”,全球市场战栗

特朗普信件曝光后,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下跌:

媒体人:特朗普关税信掀起全球风暴

  • 道琼斯指数收盘跌 422点(0.94%)
  • 标普500跌 0.79%
  • 纳斯达克跌 0.92%,创下三周来最大单日跌幅。

日系车企惨烈:丰田股价跌4%,日产跌7.16%,本田跌3.86%。背后原因显而易见:日本汽车是美国进口大户,新的25%关税意味着其在美利润将遭重创。

虽然白宫随后澄清:“不会叠加征税”,即新关税不会再叠加在已有行业关税之上(例如汽车目前已征收25%行业税),但市场仍然恐慌。毕竟这场“信函行动”更像是特朗普要价前的敲桌子,而非简单政策调整。

数据说话,这不是虚张声势

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美国从上述14国进口商品总额高达4650亿美元。其中日本和韩国就占了约60%,合计向美出口约2800亿美元的商品。

这14国中,不乏美国高度依赖的品类供应商:

  • 马来西亚:美国第二大半导体进口来源国,年进口额近 180亿美元;
  • 南非:美国从其进口了全国约一半的铂金;
  • 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尼:服装制造大国,为美国廉价服装零售业撑起“底层逻辑”;
  • 韩国与日本:不仅是整车供应方,更掌控着先进芯片、机械与药品供应链。

关税成武器,特朗普重启“贸易勒索”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玩“关税通牒”。

早在今年4月,他就宣布将对部分国家征收10%-40%的“互惠关税”,但在遭遇强烈外交反弹后暂时搁置,设下7月9日为最后谈判期限。如今,他不仅将最后期限延至8月1日,还变本加厉地公布更高税率,14封信更像是“谈判前的板砖”——打出去看谁先服软。

这场“关税勒索秀”里,特朗普打得精明:把关税包装成“互惠机制”;把施压转化为“鼓励在美建厂”;把谈判窗口塑造成“最后机会”。

用大白话讲就是:不想被关税打压?那就过来和我谈。最好把工厂也一块搬过来。

政治筹码,还是经济炸弹?

特朗普的这些操作,不只是经济政策,更是为2026年中期选举量身打造的政治筹码。

面对选情逼近,他急于巩固“反全球化斗士”的人设,要让“锈带州”的蓝领选民看到:美国总统依然可以一封信掀起全球市场波澜,用关税“教训”外国,把制造业留在本土。

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向言听计从的日本率先回击。首相石破茂上周三表态强硬:“我们将竭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他强调,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我们重视的是投资,而非关税”,并暗示日本不会在压力下轻易让步。

媒体人:特朗普关税信掀起全球风暴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的也开始了暗中调整。供应链转移正在加速,企业重新评估在美投资的稳定性。面对关税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反弹:成本上升、库存堆积、订单流失,正一步步反噬所谓的“美国制造复兴”。

所以,这场“关税战”到底是谈判前的强硬姿态,最终是走向交易桌,还是再次变成舆论场的一场喧嚣?接下来的一个月,答案即将揭晓。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