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 聊热点#
国家安全局日前公开了破获的一起重大网络攻击案件,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机的漏洞,入侵中国国家授时中心,险些影响“北京时间”的安全,所幸中方及时反应,粉碎了美方的窃密和渗透破坏的阴谋,这次的事件,再次给中国的网络安全敲响警钟。
(国家安全部破获了这起险些让中国乱套的网络攻击案件)
NSA会怎么破坏“北京时间”呢?他们入侵的国家授时中心,不光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布精确的东八区时间,还承担了国内高精度授时、守时、导航、通信等领域,涉及授时部分的研究。
NSA入侵国家授时中心后,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对其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实施高烈度的网络攻击,还试图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预置瘫痪破坏能力,而且网络攻击不光来自美国本土,他们还以欧洲为跳板发动攻击,企图混淆攻击来源,擦除攻击痕迹。
虽然这次的战斗没有硝烟,但烈度丝毫不逊于热战。本质上,这就是美国对中国发动一次“网络恐怖袭击”,美方的行为不仅仅是在反华,而是想通过攻击人类生活必须的“底层逻辑”领域,这是妥妥的反人类行为。
(国家授时中心的光晶格原子钟)
“北京时间”被破坏,对国家的生产安全乃至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是致命性的,往近了说,北京时间被破坏后,我们日常乘坐的地铁、火车、航班,街上的红绿灯、手机导航、手机软件使用都会因为时钟错乱而发生混乱,往远了说,中国的空间站、卫星、火箭的发射都会受到影响,导弹射不准,飞机飞不了,整个社会都会乱套,相当遭遇一场“网络核攻击”。
(若授时中心被攻击,时间混乱,甚至会直接影响“天宫”空间站)
虽然这种混乱大概率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但只要来这么一次,就够我们受得了。而且美国可以先不冒头,让我们生活在风险中而不自知,等我们要收复台湾时来这么一下,很可能会影响战争的走向,对中国的危害极大。
(若在战争中因为“北京时间”错误,后果不堪设想)
而回顾NSA透露的网攻时间,其选择从2022年3月开始渗透国家授时中心的网络,2023年8月到2024年6月近一年时间,都在对国家授时中心发动高烈度的网络攻击,这一期间,正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关键节点,2024年5月,我们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嫦娥6号探测器,6月25日返回地球,若当时美方对国家授时中心的网攻成功,嫦娥6号大概率就回不来了。
(若当时美国网攻成功,嫦娥6号很可能回不来了)
NSA能够入侵国家授时中心,都是拜某境外品牌智能手机所赐。这款手机的短信软件有后门,NSA的间谍利用这个后门控制了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机,并由此“撬开”入侵国家授时中心的“大门”。
这次事件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该境外品牌手机的系统以整体封闭、非开放为卖点,甚至他们还将该点宣传成了“保护隐私安全”的卖点,只是这种封闭系统难以被国内相关部门监管,却能方便美国人自己下黑手。这就仿佛一道坚实的大门,看似将外部威胁都拦截在外,但内部的蝇营狗苟却防不住。
(手机成为突破国家授时中心的“钥匙”)
此前,也有不少专家提醒,该品牌手机可能不安全,但大多数人不但嗤之以鼻,还认为这是危言耸听,甚至认为是国产品牌手机的营销,结果国安部的案例一公开,相信不少人都要重新认识该手机品牌,到底还安不安全。
当然,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国家授时中心如此重要的部门能被NSA入侵,还有一点原因是其工作人员使用该品牌手机而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也说明了我们一些关键部门对风险预估不足,尤其是容易忽略,对这种广泛存在各处生活“日用品”的防备,国家授时中心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美国间谍机构无时无刻不想着攻破中国的网络盾牌)
所幸的是,国家安全局及时发现并破获这起案情,尽最大力量降低了这起事件的损失,相信未来我们的重点单位也会加强管控,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不得不警惕,因为这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此前,有国内打车软件,因为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直接被下架,直到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安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安全审查通过后,才重新上架。这些被收集的个人信息中,如果有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也极易造成泄密。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