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你的眼中,洗手只是非常微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你要知道对每个人,尤其是孩子们来说,正确的洗手方法却是无比重要的,究其详情,且听我细细道来~
讲卫生的歌谣每个孩子都听过不止一首,其中大多会提到一句“饭前便后要洗手”,于是,我们明白,洗手与卫生息息相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洗手这件事。
从科学的角度说,每个人的每只手上大约有150种细菌,而一双没有洗过的手上的细菌总量最多可达到80万个,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洗手便任由孩子们用沾满细菌的双手触摸食物,会大大增加孩子患病的机率。
说到这儿大家想必对洗手的重要性已经有所了解,但仅仅是随手一洗根本达不到清洗致病菌,守护身体健康的要求,到底怎样洗手才够标准?我们就从以下几点来对照吧。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其实,在孩子的生活中,细菌和病毒几乎处处存在,在需要洗手的时候让孩子及时的彻底清洗双手,是预防疾病、防止感染的最重要行为,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培养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减少病从口入,家长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就提醒、监督孩子在以下有代表性的情况下必须洗手:
1、吃东西之前
饭前洗手是常识,但千万别让孩子以为只有吃饭之前才需要洗手,事实上,只要是经由手来传递进嘴里的过程都可能会沾染到手部的细菌,比如吃零食或吃药等都别忘了要先洗干净手再进行哦。

2、接触过宠物后
毛茸茸的宠物非常可爱,但是它们的皮毛上却可能附着着细菌、病菌,因此,在接触过家里的宠物后也需要彻底清洗手部,并且建议小朋友们不要轻易触碰不明来源的小动物。
3、接触过钱币后
纸币、硬币每天流转在无数的人手中,哪怕看起来依旧崭新,实际上却是非常脏的,手部拿过钱币后务必要清洗干净,手机、电脑等也是同理。
4、从厕所出来后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懂啦!便后要洗手,比起其他场合,这个场景下的爸爸妈妈们一般都会对孩子们的洗手有所要求,如果小朋友们还没有培养好便后洗手的习惯,爸爸妈妈可要多多督促。

5、接触公共用品后
公共用品可不单单指的是公用电话、扶手,包括在很多公共场合中出现的公用设施都属于公共用品,爸爸妈妈从公共场合带娃们回家后要先洗手才能触碰家里的东西。
同时,也建议如果是从医院或是人多的场合回家后,孩子们不仅要洗手,也要洗脸与擤鼻(或洗鼻),这样可以降低致病菌进入娃们体内的几率,有效的预防小朋友感染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6、接触伤口前
完整健康的皮肤能骑到隔绝致病菌的作用,但是破溃的皮肤如果被没有洗干净的小手触碰,则会大大增加感染的几率,甚至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另外,调皮的小朋友皮肤也容易被磕碰破皮,因此,一定要从小就告诉宝宝对于伤口我们不可以随便触碰,更不可以用脏手触碰。

7、接触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之后
血液、鼻涕、痰液、唾液、汗液和大小便等都属于一个人的体液或分泌物或排泄物,如果人体携带有病毒,这些东西便变为直接的传播源。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小朋友不慎接触后便可能致病,尤其是接触到伤口或口鼻,所以还是及时洗手甚至要消毒为好!
使用什么来洗手
看到这很多家长可能会好奇,用什么来洗手还需要多想吗?当然是消毒杀菌性越强的东西越好呀!
甚至于很多洁癖妈妈都恨不得拿消毒水来清洗宝宝的小手,但细细思考,孩子的小手真的有那么脏吗?有必要一直使用带有消毒功能的东西来洗手吗?

1、简单清洗
如果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可能的致病菌,待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且双手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渍和油脂,其实清水清洗就足够,但要注意使用流动的清水,并且加上适当的清洗时间和清洗步骤,就可以洗掉大部分的细菌啦!
2、清洗污渍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奇,他们也爱玩,往往会把小手弄的脏兮兮的,有时候是泥土、有时候是颜料、有时候会是油脂,不论如何,这些污渍虽说并不危险,但仅靠清水很难洗干净,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肥皂或者是洗手液的帮助。
不过,有两点爸爸妈妈们需要注意一下:
一是对孩子来说儿童专用的普通肥皂或者洗手液通常会比成人使用的更加方便合适,二是在公共场合中,肥皂可能会被反复触摸,这个时候选择按压的洗手液或是感应型自动出泡的洗手液会更加卫生。

3、杀菌抑菌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使用普通的洗手产品即可,毕竟在我们的双手上,除了沾染的外来细菌病菌,也生存着许多有益的菌群,如果过于频繁的使用杀菌成分,会将所有微生物一网打尽,破坏皮肤的抵抗力,危害人体健康。
但如果孩子与可能的致病菌感染源接触过,尤其是从医院中出来或在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去往人群密集处后,为了以防万一,就可以使用含有抗菌、抑菌、杀菌成分的儿童专用肥皂或洗手液来洗净双手。
4、应急清洗
如果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户外,或是小朋友自己一个人不方便甚至是找不到可使用的清水与洗手液等,也不可以忽视掉洗手这件事,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提前就准备好免洗的洗手液,以备不时之需。
免洗洗手液携带方便,有些儿童专用的还会添加维生素E的成分,能起到呵护宝宝皮肤的作用,洗完不会觉得干燥,能很好的解决在户外找不到水源的问题。

洗手的正确步骤
哪怕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洗手神器,只有借助正确的洗手步骤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力,现在跟着我,一起来用至少30s的时间仔仔细细的洗洗小手吧~
1、清水打湿双手
这第一步嘛,不用想也能猜得到需要小朋友使用水龙头中流动的清水将双手彻底打湿,不过如果孩子们身高不够,站在洗手台旁边洗手会非常困难,就算能够到流水也难以洗到手腕,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洗手的兴趣。
有这个困扰的家长们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脚凳和水龙头延伸器,让宝宝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独立洗手,更有利于培养洗手的好习惯。
2、仔细搓揉双手
在这个步骤中,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使用洗手的产品或是使用哪一种洗手产品,但不管是用什么来洗手,下面这些搓揉双手的小步骤可都是不能省去的!

2.1搓手掌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如果使用了肥皂或洗手液,小朋友们要将其揉搓出泡泡才可以哦。
2.2洗手背
手心放在手背上从手背到指尖来回揉搓,完成后交换双手再次进行。
2.3洗指缝
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沿指缝上下来回揉搓;完成后手心对手背交叉手指再次沿指缝来回搓揉。
2.4洗指节
弯曲每个手指的关节,半握拳的状态将指背放于另一手掌中,仔细搓揉后交换双手再次进行。

2.5洗拇指
一只手的大拇指握在另一只手的掌心中进行旋转搓揉,完成后交换双手再次进行。
2.6洗手腕
最后,别忘记手腕也要仔细清洗,如果是在夏天,建议连小手臂一起清洗,以防止双手垂下后手臂上方的水回流导致污染已经洗净的双手。
3、清水冲净双手
使用流动的清水将双手污渍或泡沫冲洗干净,如果水龙头上沾染了污渍或泡沫,也要用清水将水龙头冲干净后再关闭水龙头。
4、彻底干燥双手
洗手后如果没有彻底干燥双手,很容易导致病原体在潮湿的皮肤上残留繁殖,因此,一定要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双手尤其是指缝擦干,不能擦干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双手水分甩干后任其自然风干。

宝宝洗手注意事项
洗手也是门精细活儿,千万别以为人人都会。爸爸妈妈们先来看看洗手的几大误区,不然宝宝的洗手方式不对,小手反而越洗越脏哦。所以,给宝宝洗手时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1、洗手水温别太高
家长在冬天一般会用热水给孩子洗手,但水温不宜太高。如果水温太高,再加上肥皂、洗手液,很容易带走皮肤上的油脂,引起缺脂性皮肤炎。
建议在秋冬季洗手后给孩子涂点儿童专用的护手霜,不仅可以缓解手部皮肤干燥,更好的保护皮肤的皮脂膜,同时还能够给宝宝手部补充相应的水分,起到滋润保湿的作用。
2、避免过度洗手
虽然勤洗手能防病,但并不意味着要频繁无节制的洗手。所谓的勤洗手,不是隔一段时间就去洗一次手,而是孩子在吃饭前,大小便后,以及接触了脏东西例如泥巴、沙子、脏水等之后再洗手。

如果洗手太勤或使用碱性太强的洗手液反复洗手,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小手皴裂,出现了皮炎,甚至还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3、洗手液切忌用量过多
宝宝洗手时一次按压太多的洗手液,短时间内又难以冲洗干净,化学物质便会残留在皮肤上,导致手部越洗越脏,所以,控制好洗手液的每次用量很重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