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华带着短剧《搏忆》回到了大众面前,不少网友表示难以理解,这位曾因《仙剑奇侠传 3》《花千骨》封神的 “天涯四美”,难道在长剧市场 失业了吗?
如今短剧带给大家的记忆就是粗制滥造,时间短,内容水,最常见的就是甜宠剧本,什么霸道总裁爱我等等。
而霍建华并非个例,74 岁的刘晓庆更早扎进 “银发甜宠” 短剧,5 天拍完《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
甚至连资源下滑的 “女顶流” 杨颖,都被曝将接拍《重生之我要夺回一切》,为何顶流明星纷纷下海,难道长剧市场真的将走向落寞吗?
流的 “落差”:从 “仙侠男神” 到 “短剧男主”
2009 年《仙剑奇侠传 3》里的徐长卿,让霍建华成了无数人的 “白月光”。2015 年《花千骨》的白子画,更是将他推上古风 “顶流”。
但爆红之后他的行为模式却成了娱乐圈的 “异类”,不开社交账号反感 “粉丝” 称呼,坚持用书信和影迷沟通。
这种对流量的抗拒,让他在快节奏的内娱逐渐 “掉队”。
2016 年与林心如结婚后,霍建华半隐退回归家庭,可这段婚姻让其粉丝迅速流失、口碑下滑,再加上长剧市场的变化,他的作品开始 “哑火”。
2018 年《如懿传》评价褒贬不一,2019 年《筑梦奇缘》口碑收视双输,此后六年几乎无男主剧可拍。
林心如曾调侃他 “失业在家,好剧本太少,不愿将就”。反观和他同期的演员胡歌靠《繁花》《不虚此行》成了 “双料影帝”。
阮经天凭《周处除三害》入围金马奖,周渝民靠《我们与恶的距离 2》站稳实力派。
已过不惑之年的霍建华,卡在 “青春小生” 和 “中年戏骨” 之间,尴尬又被动。
直到短剧《搏忆》找上门,19 分钟一集、总时长 7.6 小时的短剧,成了他的 “突破口”。
可不止霍建华,舒畅 这位曾凭《孝庄秘史》董鄂妃、《宝莲灯》小玉火遍全国的 “童年女神”,因长剧资源枯竭,转行直播带货七年,直到去年靠短剧《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才重新 “出圈”。
长短剧的 “冰火两重天”
而现在的长剧评价也是分化严重,不少人听到长剧的第一想法就是难看,好多剧为了凑数,要么把剧情剪得稀碎,要么加一堆没用的支线。
该讲的不拍,没有的拍一大堆。而且长剧又费钱又费时间,拍一部动辄大半年,投资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个亿。
曾经活在 “影视圈鄙视链最底层” 的短剧,却靠 “工业化流水” 野蛮生长:5 秒一个小高潮,10 秒一个反转,“重生复仇”“霸总甜宠” 的套路精准掐住观众爽点。
这种 “短平快” 的模式不仅让平台快速变现,也给了 “失业” 明星机会,杨蓉靠《二十九》7 亿播放量翻红,网友称她 “演技降维打击”。
王丽坤因前夫诈骗事件资源降级,靠《若熙传》里 “这天下迟早是我吴若熙的” 台词找回气场,甚至有观众盼着她 “重新上桌”。
黄晓明出品的《一姐》上线 24 小时充值破千万,周星驰的《金猪玉叶》首集播放超 1500 万,就连曾反对短剧的王晶,拍《亿万傻王子》时也坦言 “和 80 年代香港拍快节奏电影很像,每集都要勾住观众”。
但有些短剧为了博眼球剧情越来越离谱,比如《麒麟送子,天降喜福》里 “女主生 99 个孩子”,男主王宇威直言 “没看本就接了,经纪人说会大爆”。
还有些短剧制作粗糙,台词靠配音、场景靠抠图,观众吐槽 “尬到脚趾抠地”。
长剧松绑,行业迎来新博弈
就在短剧乱象初显时,广电 “21 条” 新规来了,取消长剧 “40 集上限”不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长剧终于能 “松口气”。
监管加强管控短剧市场,今年已有 12 部短剧因 “低俗剧情”“拜金主义” 下架,浙江广电要求短剧 “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北京广电开通 “备案绿色通道”,提前审核避免 “拍完即下架”。
明星们也开始调整方向,杨颖虽然接了短剧但也在找长剧的配角,想慢慢练演技;杨蓉在《二十九》爆火后,接了一部现实题材长剧,演一个职场妈妈。
她表示 “不想只靠短剧吃饭,长剧才能磨演技”;就连潘长江也表示现在拍短剧也会挑剧本了,不再随便接 “土味甜宠” 了。
其实说到底明星拍短剧不是 “掉价”,而是行业变了他们得先 “活下来”。
霍建华在《搏忆》片场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挺实在:“不管是 19 分钟还是 45 分钟,能把角色演明白,让观众记得住,就是好剧。”
编辑: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