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建部发话了,说以后楼龄超过25年的老房子都不能像以前那样拆了重建,必须按照新规改造。这政策一出,不少老小区业主开始算账,原来拆迁每平米要赔一万五,现在改成装修只要三千六,差价够买多少菜了。有位北京四环外的老人说他家拆迁拿了好几百万,现在想想要是按新政策早少拿好多了。

住建部通知:全国25年以上的老房子都要按新办法改造

北京西城区有个王阿姨住在预制板房里,听说房子被列为重点改造对象,她赶紧拉着街坊去物业问情况。这种老房子结构差,住着不安全,鉴定成危房就能优先改造。有的能原拆原建,有的直接加固,不过具体怎么改要看每个区安排。

杭州某个老旧小区最近开始试点,业主们凑钱给楼体加装电梯。政府补一部分,居民出一部分,剩下缺口用小区车位出租费填补。工程队天天在那敲敲打打的,把破旧的管线都换了,外墙刷成浅灰色,看着比以前干净多了。

住建部通知:全国25年以上的老房子都要按新办法改造


住建部通知:全国25年以上的老房子都要按新办法改造

上海弄堂里头有户人家,房子翻新后租给年轻白领,月租涨了两三千块。以前房子漏雨墙面发霉,现在卫生间重新装修,厨房装了抽油烟机。中介说核心地段老房子改造后出租价格能涨30%,但前提是得把设施跟上。

政策里还提到2025年要完成2000年前的老小区改造任务。南京有个社区刚做完外墙保温层,冬天屋里暖和了不少。他们用的材料能防火隔热,施工时工人天天戴着安全帽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忙活了整整三个月。

住建部这次算了笔大账,拆迁太费钱而且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不如直接改造环保又省钱。据说每个旧改项目能带动十来个就业岗位,从搬砖的工人到设计图纸的工程师都有活干。建材店老板说最近销量翻番,卖断货的都是防水涂料和水管材料。

改造完的好处还不止这些,有户人家把老房子重新装修分隔成几个小户型,专门租给大学生。虽然比周边公寓贵点,但阳台改成了小厨房,还能自己做饭,入住率一直挺高。隔壁楼栋装了充电桩后,电动车再没往楼道里塞过。

各地都在摸索新办法,合肥有小区让居民投票选方案,想装电梯的自己签字凑钱。成都某街道引入企业投资改造,换来的条件是运营十年后的广告位收益分成。这些都是住建部鼓励的社会资本参与模式。

住建部通知:全国25年以上的老房子都要按新办法改造

预制板房现在成了重点,西安一栋危楼前两天刚完成加固。施工队用碳纤维材料包住梁柱,还加了减震装置。业主群里天天有人拍现场视频,有人说终于敢让孙子回来住了。不过这类工程审批流程长,得先找专业机构评估危险等级。

新规出台后最忙的是评估公司,光北京就有二十多家机构接单。他们带着仪器去检测承重墙、地基、电路,出报告至少要半个月。有些房子表面看着新,其实地基早坏了,改造前把这些隐患排除才能安心住人。

杭州有个老小区最近出了新招,把公共区域改造成共享厨房和洗衣房。居民每月交二十块管理费,能用这些设施。省下的空间还腾出几间屋子办社区食堂,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吃饭七折。住建部工作人员来看过,说这是群众智慧的体现。

上海弄堂里的石库门也动起了脑筋,改造时保留雕花门头,把天井改成玻璃顶。游客来拍照打卡,周边小店生意好起来。开发商想租店面开咖啡馆,租金比改造前翻倍,街道说这笔钱会部分补贴后续维护费用。

政策实施半年多,各地遇到问题也不少。长沙有住户反对加装电梯,说挡光影响采光,僵持不下闹到居委会。最后通过调解,住在一楼的住户退出了电梯使用协议,上面几层多分担点费用才解决。这种事在别的城市也有发生。

住建部通知:全国25年以上的老房子都要按新办法改造

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清单已经公布,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重点推进。住建部要求每个项目都要公示资金使用明细,防止被挪用。有市民在区政府网站查到他们小区的改造方案,施工材料品牌、价格、监理单位都写得明明白白。

预制板房业主最着急,全国还有不少这样的危房没改造。武汉有栋老楼最近鉴定为D级危房,住建部门立刻要求居民搬离。现在整栋楼围上了警戒线,施工队准备进场拆除重建。业主群里有人说这回能住上电梯房了,年纪大的终于不用爬六楼了。

旧改带来的就业机会实实在在,河南农村来的老赵以前干粗活,现在经过培训成了电梯安装工。他说这活比搬砖强,一个月能挣八千,就是高空作业风险大点。工地食堂每天供应绿豆汤,安全帽磕碰了要扣奖金,管理制度比过去严多了。

政策执行中也有创新,成都某小区把改造方案做成小程序投票,连在外打工的住户都能参与。最终选的方案保留了老槐树和院墙,只换了地下管网。施工期间还留出临时停车位,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题。这种模式正在其他城市推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