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以法之名》让我体会到什么叫花钱买罪受。

花十八元,看了一部癫剧。

呵呵,傅东育都快成烂尾剧专业户了。

当年的《破冰行动》,现在的《以法之名》,都是凤头猪肚蛇尾。

结尾处,张放和洪亮谈完话后,洪亮离开办公室,在郑雅萍等同事们的掌声中,一个人默默地靠着墙壁站了很久。

墙壁上的大字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是《以法之名》的题眼,在人情和国法面前,执法者要捍卫国法的尊严,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然而,大结局的处理,让我不敢信。

万海的死,你们这么快就忘了吗?

东平政法委将万海被判定黑社会势力,判有期徒刑十年。专案组给万海翻案,然后万海被毒死。

而且在监狱中被毒死!

以法之名,杀死万海?

万海之死,洪亮和郑雅萍也难辞其咎。

不得不说,郑雅萍和洪亮降智严重。

在第31集,郑雅萍知道房间里有摄像头,也看懂万海的顾忌。第35集,郑雅萍带着洪亮,要求万海说出“一三一枪击案”的真相。

洪亮问到关键时刻,王主任突然说江旭东来电话,说有急事。

咱就说,凭着旭东同志明里暗里阻挠洪亮为专案组工作的劲儿,洪亮也应该察觉到旭东同志突然来电话,应该和“一三一枪击案”关系紧密。

洪亮降智,不会明白。

最可笑的是,江旭东所谓的急事是,孩子的疫苗证找不到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从第一集到第36集,洪亮什么时候照顾过洪豆,江旭东是照顾洪豆的主力,在江家,恐怕江远都比洪亮更了解洪豆的用品在哪里。

洪亮再回来,万海口风突变,中断”一三一案“的回忆。

全剧为数不多的聪明人,洪亮和郑雅萍竟然不感到奇怪?

我甚至一度认为,莫非洪亮不想维护公平正义,而是希望万海死,这样旭东同志就安全些?

否则,我该怎么解释洪亮的降智?

最讽刺的是,我们在字幕中看到,禹天成、陈胜龙被判死刑,程子健被判无期,江远被判死刑,王大有(熊磊)被判死刑,大来、小来被判死刑,江旭东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孙飞无期徒刑,姜红军有期徒刑16年,温琴有期徒刑8年,护士有期徒刑十二年,柳韵降为科员,李人骏调离司法机关,兰景茗撤销政法委书记职务。

坏人王华山畏罪潜逃。

这些结果给我什么感觉呢?

就是反派之所以被绳之以法,是因为他们作死。而那些遵纪守法的,如万海、秦锋,乔振兴,这些人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请问,公检法的颜面何存?

或许有人说,万海、秦锋的死,恰恰更能让观众感受到正义迟到的悲剧。

乍一看没毛病。

但,秦锋之死的处理是不是太儿戏了。

秦锋做过刑警,他和洪亮一起对战熊磊,结果秦锋被反杀。

熊磊和《以法之名》的调性完全不搭,每次他犯的事儿都能让他吃枪子,然而,他却总有用不完的血条,总能全身而退。

还有跳崖自杀谢鸿飞,简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谢鸿飞自杀是为了给洪亮一个回旋镖吗?

2月26日,洪亮不徇私情要调查王春祥,将来也会有人因为这事儿调查洪亮。

这种首尾呼应,烂透了。

谢鸿飞跳崖自杀的动机在哪里?

谢鸿飞是大孝子,坐牢还有重头再来,给母亲养老的可能,直接跳崖自杀,谢鸿飞就彻底成丑闻了。

母亲该如何度过她的晚年?

洪亮是个在开头智商就开挂的聪明人,竟然会允许老谢站在悬崖边上。

我觉得《以法之名》让人失望,是剧集对人情和法治的处理太刻板了。

剧中的大多数反派都是为了人情而犯罪,江旭东为了儿子,程子健为了让李砚心瞧得起,谢鸿飞为了患病的老娘和妻子,熊磊为老师和兄弟两肋插刀,孙飞为了报答老领导的栽培。

国法和人情发生冲突,我们该如何选择,这是《以法之名》讨论的话题,也是洪亮面对的难题。

洪亮是十一部的检察官,工作就是让执法者遵纪守法。

第一集中,洪亮就向郑雅萍强调自己的工作。“司法是为了约束公民,但是执法者更应该接受司法的约束,才能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我们是十一部的作用就是刀刃向内,约束自己的同志。”

因为他要刀刃向内,所以洪亮的人缘非常差。

洪亮是江家的女婿,却依旧必须依法将小舅子江远和丈人江旭东绳之以法。这就是国法和人情最直接的碰撞。

可惜,剧集的前部分,我们感受不到洪亮和江家的亲密关系,因此,当洪亮的工作和江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是感受不到洪亮作为人的内心挣扎和道德冲突。

这部剧的悲剧性也没能有效地建立起来。

芦苇曾经评论过《秦颂》,提到它的戏剧冲突是秦王和高渐离的水火不容。有意思的是,两人少年时期曾是同甘共苦的朋友。

这部剧讲述的就是秦王和高渐离的水火不容。周晓文把两人塑造为一起搞恶作剧的顽劣少年,而非同甘共苦的朋友。这就是伤害了电影的戏根。

后面,秦王要杀高渐离,两人的情谊越深厚,悲剧色彩越壮烈,人生的悲剧性就越鲜明。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我们可以说,毁掉的东西,价值越高,悲剧色彩越强。

《以法之名》给了洪亮一个凤凰男迎娶白富美的人生赢家剧本,但是我们在剧集中,并不能特别感受到洪亮和江敏炙热的爱,洪亮在江家更像个懂事的局外人。

剧集要强调法的难得,也应该将情的宝贵拍出来。就我的观感来说,《以法之名》的情感线,做得并不好。

这就导致,洪亮更像是一个执行任务的工具,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因此当他站在法与情的十字路口时,剧集未能激发出应有的悲剧张力。

可惜了,《以法之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