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闻:陈先生,在特朗普批评印度“倒向中国”后,他又鼓吹他和莫迪是永远的朋友,莫迪也说印美拥有“积极、前瞻性的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您怎么看美印关系最新变化?
特约评论员 陈冰:特朗普对自己的所谓“真正朋友”“老关系”,往往是冷不丁地踢一脚。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加拿大总理卡尼,都被特朗普说成是“超爱”“好朋友”“特殊关系”“非常友好”。但是他要加征关税,把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在乌克兰问题上站在欧洲对立面,那是毫不含糊的,以至于这些国家都把美国看做是“友敌”,英文是Frenemy,意思是假装朋友,其实是敌人。
在所有外国领导人中,印度总理莫迪是受伤程度最重的之一。2019年特朗普和莫迪的关系达到顶峰,相互称朋友。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开始时,莫迪去华盛顿看望特朗普,两人间相互吹捧得有些肉麻,但特朗普举起关税大棒时,昔日友情和承诺一笔勾销,美国给印度增加了“对等关税”,还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增加了“二级关税”,使得美国征收印度进口产品关税税率达到50%。
之后莫迪向东走,参加了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与中俄领导人会面。这下又激起了特朗普的“醋意”,先是嘲笑印度“背叛”了美国,“倒向中国”,并像小孩子“闹脾气”一样搁置了对印度的访问计划。接着又觉得理亏,改口称和莫迪的关系很好,吹捧莫迪是“一位杰出的总理”,不认为印度已舍弃美国、投靠中国。
再看莫迪,特朗普对印加征关税和二级惩罚性关税后,他宣布到中国参加上合峰会,据说拒绝接听特朗普连续打的四个电话;特朗普取消访印计划后,莫迪取消9月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计划。美国对印度继续购买俄石油“非常失望”之际,莫迪和普京在天津举行会谈,两人还在普京的座驾中谈了很长时间,莫迪表示对普京年底的访印计划充满期待。另外,印度也把美国状告到世贸组织,认为美国对铜加征50%关税不符合WTO规则,此前就钢铝关税也把美国上告了。
所有这些都表明,美印关系在恶化,没有好转的迹象。至于莫迪对特朗普软话的回应,那也是场面上的话,谁都能说出印美拥有“积极、前瞻性的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这样好听的话来。
美印关系是否有所转变,看两点:一是美国调整对印关税政策,看双方在9到10月间能达成怎样的关税协议;二是美国不再对印度加征“二级关税”。如果美国没有具体行动,不能给印度实惠,印度恐怕很难回头。大家都看到了,莫迪是个“牛脾气”,很倔强的,虽然他话不多。

直新闻:针对美国的“印度已倒向中俄”之说,您认为印度今后究竟会怎么站位?美印关系会转圜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印度在中美俄三边中还没有站队,还在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是作为一个中型国家,适当的身姿倾斜是必然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有一张照片在国际媒体上迅速流传,就是中俄印三国领导人肩并肩地大笑。印度正在向中俄靠拢,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背后显现的不仅是印度在国际合作上的艰难处境,也是莫迪对特朗普的象征性埋怨。
我们先看曾经与中俄关系良好的印度,在莫迪治下为何向美国靠拢?一个关键因素是,美西方想把印度扶持为中国制造业的替代国,而莫迪则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引进技术,提振印度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对中国形成制约。或者说,印度想成为“第二个中国”。但是特朗普对印度加征50%的累积关税,和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税率差不多,那么印度出口产品就没有竞争优势了,已经到印度的制造业公司,可能又会回到中国,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和产业链都比印度强。
美国对印度的关税政策,以及在印巴冲突中向巴基斯坦倾斜,都被印度人看做是“背叛”。而印度不仅恢复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与能源合作,还主动修复与中国的关系,释放出的信号是“印度不屈从美国”这一姿态,也迎合了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但被美西方解读为“印度倒向中俄”,美印间的互信急剧下降。那么印度在中美俄之间选边站了吗?还没有。
选边站是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的,印度现在还在“拼经济”,与中美俄三方的合作都以经贸为主。它自认是亚洲大国,南亚大国,不需要和其他大国联手。印度和俄罗斯注重于能源合作,印度与中国主要是投资合作和边境管控,印度和美国则主要是技术合作和市场合作,印度希望有更多的印度制造能出口到美国。印度和日本、欧洲都在推动自贸协议谈判。但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还是一个中型国家,还不能算作是一极,既与西方阵营保持着互动,又能在中俄主导的多边平台上找到存在感,甚至在中国倡议的全球治理体系中还是一个重要角色,所以说,印度在与美国的交手中受伤以后,不排除会适度地向中俄倾斜,但不是投靠中俄。
不过印度在地缘政治上到了选择的时刻了。如果在变乱交织的格局下选错了倾斜方向,那么很可能既保持不了独立性,又会被大潮所裹挟。有句话说得蛮中肯,在中美俄三大力量的夹缝中,印度更像在风浪中漂泊的中型船只。中型船只,总得向某个大船靠近一些才安全。话说回来,要是印度和美国的关系转圜,那么美国就得在关税问题上给印度优惠,特朗普似乎并不想这么做。他正在为关税增加而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呢。

直新闻:美国对巴西、委内瑞拉的内政干预,对全球贸易伙伴不加区别地加征关税,可能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加速合作,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陈冰:特朗普政府不分敌友地加征关税,贸易上的单边主义,以及对很多国家的内政予以干涉,不仅冲撞着世界格局,也影响国际秩序的重构,很多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都想摆脱美国的霸凌。新的国际秩序重构中,有一个明显的迹象,即全球南方国家在加速合作、加强团结。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中国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就是全球南方国家聚拢的象征之一。
美国的高关税,是市场格局重构的冲击力之一,这使得各个国家,包括欧洲国家,都在重新寻找产品进出口地。中国在向东南亚、俄罗斯、中亚、中东、南美等地扩大进出口贸易,俄罗斯向印度和中国扩大能源出口,欧盟加快与印度、印尼、南美共同市场的自贸协议谈判。巴西和墨西哥正加强自贸合作,同时与中国签署涵盖农业、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多项协议。非洲和其他中小经济体也在探索摆脱对美依赖的途径。
尽管美国仍占全球进口市场的13%,其需求规模难以被替代。但特朗普政府倡导的“新贸易体系”,可能恰恰是以减少对美依赖、全球南方加速合作为实质内容的,也就是说美国有“自我孤立”的风险,最终失去全球化的红利。现在还有一种预判,说美国关税政策的结果,一是制造业难以回归美国,二是全球各国会转移经贸方向,不再盯着美国,美国享受全球廉价产品的舒适时代,可能走向尾声。
作者丨陈冰
排版丨陈翩翩
编辑丨赖晨璐
审校丨林潇
监制丨王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