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身穿16万的袈裟,拥有18家公司,手握700个商标,多个情妇和豪车,这一听就像一个身价千亿的集团董事长,但你想不到的是,这是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
7月27日,官方通报指出他涉嫌多项刑事犯罪,包括涉嫌挪用侵占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以及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这消息一出,让大家的滤镜碎了一地,但其实早在10年前,就曾经有人实名举报过释永信,但是最后就不了了之了,大家还以为是造谣,如今官方通报一出,才知道这原来是真的。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很多知情人都站出来爆料,在少林寺工作20年的义工,也揭露了更多释永信不为人知的事情,那么身为一个出家人,为何会这么有钱呢?
比起方丈,释永信更像一个集团董事长
提起释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少林寺的方丈,印象中的他应该是一身袈裟,常与青灯古佛为伴,摒弃俗念的人。
但是比起方丈,他更像一个集团的董事长,周旋于各路名流和镜头之间,为何会这样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少林寺》一把火点燃了国人心中压抑已久的江湖梦,就在那片热潮中,年轻的释永信嗅到了时代的风向,他看准的,不是香火,而是品牌。
当别的寺庙还在为修缮款发愁时,他已经把少林武僧团打包成了一个全球巡演的文化产品,让英国女王、俄罗斯总统都成了座上客。
他把少林功夫这块无形资产,变成了世界各地武馆和“海外中心”的真金白银,这只是个开始,他身上那股商人的敏锐,甚至超越了许多俗世的企业家。
1996年,马云的阿里巴巴还在襁褓之中,少林寺的官网就已悄然上线,他注册公司,成立商业实体,把“少林”两个字变成商标矩阵,从文创、医药到食品,无孔不入。
还有门票、演出、衍生品等,一座千年古刹,硬是被他盘活成了一个年入数亿的商业综合体。
他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维持热度,他把营销玩得风生水起,拍电影、搞选秀、公布武功秘籍,甚至请世界小姐来为寺院站台。
这些在传统佛教看来“离经叛道”的操作,却让少林寺的声名和香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他曾说:“没有经济地位,就没有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更没有话语权。”
这句话,是他经营寺院的行动纲领,也像一把钥匙,解开了他后来所有行为的动机。
一句阿弥陀佛,成了最好的广告词
释永信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总能用佛家的名义,去包装最世俗的商业逻辑,他让武僧团走向世界,说的是“传播中华文化,弘扬禅武精神”。
他在全球开枝散叶,用的是“佛法东传”的典故,他把寺院的门槛踏破,解释为“广结善缘,普度众生”,每一笔收入,似乎都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宗教出口。
这种“商业佛法”的叙事,让他拥有了一件无坚不摧的法器,当外界质疑他过度商业化时,他可以淡然回应:佛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寺院也需要资粮来维持运转和发展,这套话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懈可击。
他把一个本应清净无为的出家人身份,活成了一个长袖善舞的社会活动家,他结交权贵,往来商贾,用少林方丈的身份为自己撬动了巨大的社会资源。
而这些资源,又反过来巩固了他在寺内的绝对权威,以及他商业版图的扩张,他用经营公司的模式来管理寺院,讲究效率,追求效益,这让少林寺迅速摆脱了贫困,走向了辉煌。
但也正是这种模式,让权力失去了制衡,让个人意志凌驾于清规戒律之上,他一手托着佛祖,一手攥着钞票,把“阿弥陀佛”念成了一句价值连城的广告词。
只是没人知道,当夜深人静、钟声响起时,他面对的究竟是佛,还是心魔。
袈裟遮得住身形,遮不住欲望
当一个出家人把“经济地位”和“话语权”挂在嘴边时,他的修行,其实已经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多年来,关于释永信的传闻,就像寺院里缭绕的香火,从未断绝。
人们一边惊叹于他的商业奇才,一边又对他的私德议论纷纷,他对外宣称月薪七百,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可私下里,关于他坐拥百万豪车、睡天价木床、喝万元一斤茶叶的爆料,却总在坊间流传,这种巨大的反差,撕裂了人们对“高僧”的传统想象。
更致命的,是那些挥之不去的桃色传闻,早在多年前,网络上就流传着他与数名女性有染、甚至育有私生子的举报材料。
举报者有名有姓,细节详尽,直指他拥有双重户口,早已违背了佛门最基本的戒律,面对这些指控,他的态度总是暧昧而轻蔑。
有一次记者当面追问他是否有妻儿,他只是含糊地挥挥手:“要有问题早都成问题了”,这句话,在当时听来像是一种底气,如今回看,更像是一句侥幸。
他似乎笃信,只要自己所创造的商业价值足够大,只要他头上的光环足够亮,那些阴影里的污点,就永远不会被拿到台面上来。
可欲望这东西,就像野草,一旦有了生长的土壤,便会疯狂蔓延,直到撑破那件华丽的袈裟。
少林寺20年义工爆料
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它身上早已不堪重负的一切。
7月27日,少林寺官方发布的一则通报,把所有传闻都炸成了事实,通报措辞严厉,直指释永信涉嫌多项刑事犯罪,并列出了三条主要罪状:挪用侵占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当传闻被白纸黑字盖了章,曾经所有的辩解和闪烁其词,都成了一个笑话,那个在公众面前宝相庄严的一代方丈,形象瞬间崩塌,露出了一个被权力和欲望侵蚀殆尽的内核。
随后,一位在少林寺服务了近二十年的老义工发声,他证实释永信生活奢靡、为人傲慢、独断专行,把寺院当成自己的私人领地,在他看来,释永信走到今天,是必然。
一件袈裟16万,名下公司18家,手握商标700个,这些冰冷的数字,与“四大皆空”的佛理形成了最刺眼的对比。
这时候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年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遥遥领先的“预告”,他最终还是应了自己那句话,他追求到了至高无上的“经济地位”和“话语权”,也正是这些东西,最终将他反噬。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综合2015-7-29《举报人“释正义”:释永信1988年被少林寺开除僧籍》
凤凰网财经2025-07-27《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起底“佛门CEO”的商业帝国》
人民日报2025-07-27《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