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5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授权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立即启动程序,对所有在国外制作的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特朗普电影关税政策的核心矛盾在于其与国际规则的严重冲突。1998年,美国在WTO框架下签署《全球电子商务宣言》,承诺对数字内容免征关税,该协议每两年更新一次,现行版本有效期至2026年3月底。
若特朗普对数字电影内容征税,将直接违反美国在WTO的承诺,面临国际诉讼与贸易报复的风险。
这一政策漏洞在商业与法律界已引起广泛批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威廉·赖因施指出:"对外国制作电影加征关税的做法弊远大于利,外国制作电影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说辞也很难让人信服。"
好莱坞产业衰退的真实原因与特朗普的"外国政府串通论"相去甚远。2024年北美电影市场总票房为87.5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3%,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更是低了23%。
产业衰退的主因是流媒体冲击、罢工及内容创新乏力,而非外国政府"挖角"。 事实上,美国本土电影公司已主动将制作转移至海外低成本地区,如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以获取税收优惠。
在英国拍摄的电影可享受最高80%的税收减免,加拿大叠加联邦及州补贴可达43%,新西兰提供15-40%现金返还。这些政策使好莱坞能够大幅降低制作成本,而非"被外国政府窃取"。
更荒谬的是,特朗普要求商务部立即启动程序对境外制作电影征收100%关税,却跳过了《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规定的法定程序。
根据该条款,总统需基于商务部的调查报告才能决定关税,整个过程可能需要长达375天。
特朗普的"先斩后奏"不仅违背了程序正义,也暴露了其政策制定的随意性与不专业性。
好莱坞制作外流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而非"国家安全危机"。电影产业如同任何其他商品生产,总是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以《碟中谍》系列为例,该系列电影在英国的拍摄已成惯例,主要得益于英国电影协会提供的税收激励政策。
在加拿大拍摄电影的好莱坞公司能够获得相当于劳动力成本37%~70%和消费额25%~30%的退税总额。这些政策使好莱坞能够在海外市场维持竞争力,而非被"挖角"。
美国各州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影退税政策,如路易斯安那州自2002年以来已为电影产业提供60亿美元的制作激励,每4.63美元的本地支出可以获得1美元的税收抵免。
加州则将年度奖励总额从1000万美元提高至3000万美元。然而,这些政策仍无法与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税收激励相抗衡。
好莱坞制作外流的本质是资本逐利,而非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全球化制作已成为好莱坞的生存策略。美国电影协会研究表明,电影拍摄的税收减免每花掉1美元,就能创造出17.75美元的经济活动,为所在州带来1.88美元的新税收收入。
这说明好莱坞产业本身已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切断这一价值链,导致产业全面崩溃。

特朗普的电影关税政策若实施,将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制。历史上,美国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结果遭到中国、欧盟等多国反制。 例如,欧盟对美国威士忌、摩托车和摩托艇加征50%的关税,加拿大则对价值2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
若特朗普对电影内容征税,各国很可能采取类似反制措施,对美国电影征收高额关税,导致好莱坞全球票房大幅下滑。
2024年,北美电影市场占全球票房的30.89%,中国内地占21.19%,其他国家和地区占47.92%。
好莱坞60%以上的票房收入来自海外市场,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直接威胁这一收入来源。 例如,中国已表示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若特朗普实施电影关税,这一比例可能进一步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片在中国市场总票房仅63亿元,占当年总票房的15.1%,远低于2019年的30%以上。
更严重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加速观众从影院转向流媒体平台。
Netflix等流媒体不受关税影响,且2025年计划投入440亿美元制作原创内容,包括《怪奇物语5》《鱿鱼游戏3》等爆款续作。
美国零售联合会估算,加征关税后普通家庭每年将多支出2500至7600美元,中产家庭娱乐支出将缩水9.5%。若院线票价因关税上涨,观众可能选择转向Netflix等流媒体服务,进一步压缩传统电影产业的生存空间。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恰恰反映了美国文化霸权的衰落。2024年全球票房前十中,非英语电影已占据九席,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14年的85.6%降至2024年的69.5%,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中国电影全球市场份额从5.5%扩大至16.5%,日本动画电影份额从0.6%扩大至约5%,韩国电影则凭借《寄生虫》等作品获得国际认可。
非英语电影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核与创新叙事。
中国《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超过156亿元,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日本《铃芽之旅》在海外票房达2.15亿美元,打破了日本电影在华、韩、印度的纪录;韩国《首尔之春》以6.3亿人民币票房在韩国市场位居前列。这些电影通过本土化表达赢得了全球观众,而非依赖好莱坞的"全球霸权"。
政治因素也在加速好莱坞的衰退。《白雪公主》真人版因选角和演员的政治立场争议导致全球票房惨败,2.4亿美元投资仅收回1亿多美元。

特朗普的电影关税政策是"美国优先"口号在文化领域的延续,也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新体现。
这一政策不仅无法挽救好莱坞的衰退,反而可能加速其自我瓦解。
当美国政府将电影产业与"国家安全"挂钩时,实际上暴露了其在软实力领域的焦虑与无力。好莱坞电影曾是美国价值观输出的重要载体,如今却因内容同质化与政治极化而失去全球吸引力。
特朗普政策的真正荒诞在于其与产业现实的完全脱节。
好莱坞已不再是纯粹的"美国制造",而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网络。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可能在英国取景、印度完成特效、澳大利亚进行后期制作,最终在全球市场发行。特朗普试图用关税政策将这一网络强行限制在美国境内,不仅违背了经济规律,也忽视了文化产品在全球化时代的本质特征。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将好莱坞衰退归咎于外国政府"挖角",却忽略了美国本土政策对产业的伤害。
加州禁止将演员片酬计入税收抵免,且补贴比例低于其他州,导致大量制作项目流向路易斯安那、纽约等提供更高税收优惠的州。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导致美国各州在吸引国际投资时面临更多困难,间接加剧了好莱坞制作外流。
特朗普的电影关税政策若实施,将引发全球电影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可能进一步强化本土内容保护政策。 这些政策将迫使好莱坞减少国际合作,制作成本进一步上升,最终导致产业全面萎缩。
流媒体平台将成为好莱坞衰退的最大受益者。特朗普试图用关税保护美国电影产业,却恰恰为流媒体平台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绝佳机会。
在流媒体崛起、内容多元化与全球化制作的大趋势下,当各国观众不再将好莱坞电影视为文化标杆,而更倾向于本土内容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过是加速这一趋势的催化剂,最终导致美国电影产业的全面衰退。
最终可能使好莱坞彻底失去其"全球霸权"地位,沦为一个仅能服务于本土市场的区域性产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