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高考575分,明明过了一本线,却因没考上985,被父母扫地出门?
网友们看着狼狈的男孩,愤怒喊话父母:过度“鸡娃”,小心反噬!
然而反转来得太快,真相曝光后,网友转而对父母表示理解和同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没考上985,就活该“流浪”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75分进不了家
男孩叫小凯,刚满18岁,不久前查到高考成绩(575分)后,就被父母关在了门外。
为了重回家门,小凯尝试了很多办法,但家里大门的密码已经换掉了。
他想和父母求情,可父母也无一例外,都不愿意见他。
每次拨通爸爸的电话,他才刚开口叫了声“爸”,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忙音。
妈妈倒是愿意和他说几句,可每次都冷漠地说自己在外地出差,不清楚爸爸换了什么密码。
听了妈妈的话,小凯知道这都是借口,妈妈分明就在单位上班,根本没出差。
小凯委屈极了,在他看来,自己的分数上一本是绝对没问题的,为什么父母就是不满意?
走投无路之下,小凯拨通了当地媒体的热线。记者接到求助后,很快就赶到了现场。
从小凯口中,记者了解了一些更令人震惊的情况。
高考前两个月,小凯过完18周岁生日后,父母就断了他的生活费。
现在考试结束了,父母更是变本加厉。
不仅换了家里的门锁,还把家里的空调和电暖器都开到最大,故意把电费用光。
现在天气这么热,家里没电小凯根本坐不住,只能出门。
结果走的时候好好的,回来的时候就被关在门外了。
看着小凯狼狈的样子,记者拨通了小凯爸爸的电话。
可即使面对媒体,爸爸的态度也十分坚决:“考不上985就别想进家门,也别想他们供他上大学。”
看到爸爸的表态,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
评论区里骂声一片:“575分多少家长做梦都想要”“父母也太狠心了,小心把孩子逼上绝路!”
然而,当记者找到小凯的母亲深入调查后,事情的真相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学霸变学渣
原来,小凯就读的并非普通高中,而是大名鼎鼎的长郡中学。
这所学校被誉为“清北制造机”,每年一本上线率稳定在99%以上。
今年光是提前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就有26人,最终录取人数预计会超过60人。
而能考进长郡中学的,无一不是各地的学霸。
学校不仅在本地掐尖招生,还会派专人到各县市“挖”优秀学生。
小凯当年就是从一个小县城考进来的,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进入长郡后,小凯的成绩也相当优秀,全校能排前100名。
按照这个势头,考上985高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好景不长,因为父母都在县里工作,只有周末能到长沙陪他。
所以小凯开始软磨硬泡要父母给他买手机,还信誓旦旦地写下保证书,承诺绝不影响学习。
母亲心疼他学习压力大,加上小凯的成绩一直都很稳定,最终心软给他买了。
谁知这一买,就买出了大问题。
小凯很快沉迷于手机游戏,每天熬夜到凌晨三四点,白天上课昏昏欲睡。
晚自习经常逃课,早自习则躲在厕所里打游戏,成绩也一落千丈。
老师多次找家长反映情况,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可小凯就是听不进去。
有时候说的次数多了,小凯就暴躁地把家里的东西全砸了。
收手机也不行,你这边手机一收,他那边立马把作业烧了,还写遗书躲到外婆家。
父母看着他一天天堕落下去,心都碎了,这才停了他的生活费,想让他吃点苦头早点醒悟。
眼看母亲这里说不通,小凯竟当着镜头直接骂人。
记者无奈又带着他去找了父亲,可父亲的态度比母亲的更为强硬。
“找谁都没用。他到现在都没有一点悔改的意思,我们为什么要原谅?”
小凯的父亲则给出了三个选择:要么老老实实在家,每天早睡早起,按时收手机。
要么去县城找个包吃包住的工作;要么给他路费去长沙打工,但生活要靠自己。
听到父亲的话,小凯双手插在口袋里,低着头一言不发。
网友态度
了解完事情的全貌后,网友们的态度瞬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有长沙当地的网友表示,长郡的平均分都有六百左右,小凯的成绩完全就是倒数水平。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都放弃自己了,凭什么要求父母买单?”
父母生气的不是575分,而是孩子的态度。
他们要的不是985,而是一个积极向上、对自己负责的儿子。
确实,小凯明明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有着不错的天赋,却因为沉迷游戏而自毁前程。
就算是路人,看着他这样也会感到心痛,更何况是家长。
而且,从小凯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似乎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成绩下滑了,他无所谓;父母失望了,他也无所谓。
现在连家都回不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找媒体来给父母施压。
这种“我弱我有理”的心态,恐怕才是父母最寒心的地方。
对于父亲给出的三个选择,小凯说,如果有机会,他想复读一年。
可是看他现在的状态,谁能保证他不会重蹈覆辙?
没有真正的觉醒,没有发自内心的改变,复读也不过是浪费一年时间罢了。
目前,小凯暂时住在亲戚家。这场家庭风波还在持续,父母的态度没有丝毫松动。
其实,哪有父母不疼孩子的?正因为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他们不是不想原谅,而是怕一时心软会害了孩子一辈子。
与其让他继续在舒适区里堕落,不如用这种极端的方式逼他清醒。
虽然手段激烈了些,但也是用心良苦。
结语
小凯的未来会怎样?这个结还能不能解开?没人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等待他的将是更加艰难的人生。毕竟,社会这所大学可比长郡中学残酷多了,那里没有人会因为你曾经优秀就对你手下留情。
【参考文献】
风芒新闻-2025-07-08——《长沙“四大名校”学生高考之后为何被父母逐出家门?》
鲁中晨报-2025-07-09——《湖南长郡中学一尖子生沉迷手机,高考物理类考575分,被父母扫地出门,切断生活来源“必须考上985,不然不送我上大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