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含预售总票房已突破40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酱园弄·悬案》《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暂列档期票房前三名,而在这周,院线又将有多部新片上新,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影片之一,是国民级喜剧泰斗陈佩斯回归大银幕之作《戏台》。

这部即将于本周五上映的新片,改编自同名经典话剧,由陈佩斯执导,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杨皓宇、余少群、陈大愚、徐卓儿等主演,讲述了在战乱时期,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饰)带着戏班进京演出,而包子铺伙计大嗓儿(黄渤饰)被洪大帅(姜武饰)误认成名角金啸天(尹正饰),被要求演出《霸王别姬》。台前台后顿时乱作一团,各方势力卷入其中,台上霸王声声唱,台下荒唐众生相,一场啼笑皆非的大戏就此上演。
话剧到电影,充满讽刺与黑色幽默的浮世绘
话剧版《戏台》巡演多年一直一票难求,场场售罄,豆瓣评分高达9.1分。话剧迷的关注之外,对于更多观众来说则是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回来了,陈佩斯在春晚舞台上带来笑声的经典瞬间仿佛重现眼前,唤起几代观众的记忆:
《吃面条》中无实物表演的极致诙谐,《主角与配角》中那句家喻户晓的“队长,别开枪,是我”,《警察与小偷》里笨贼有样学样的“站住,不许动,举起手来”……陈佩斯与黄金搭档朱时茂,在1984年春晚上凭借《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十余年间持续为亿万家庭制造欢笑,成为春晚舞台不可或缺的“硬菜”和全民欢乐记忆。即使后来陈佩斯将重心转向话剧舞台,暂别电视荧屏多年,他仍是无数观众心中的期盼。
如今,陈佩斯带着电影《戏台》回归大银幕,电影改编自他倾注十年心血、广受赞誉的同名高分话剧。
该话剧巡演十年,口碑经久不衰,观众赞“丝丝入扣的荒诞好戏,很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陈佩斯用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将优秀话剧搬上了大银幕:“好戏剧很有可能成为好的电影,因为它剧本扎实,文学架构精巧。”
电影《戏台》延续了话剧荒诞幽默的戏剧冲突和针砭时弊的辛辣讽刺,通过戏班班主、送包子的伙计、军阀大帅、名角儿等各色人物命运的错位交织,呈现了一幅充满讽刺与黑色幽默的浮世绘。
片中,每个角色都带着乱世中的温度,每个演员都在用真心贴近角色,从老戏骨到新生代,全员让角色落地,将乱世中角色的温度传递到观众心中。
五庆班班主侯喜亭是“乱世中死撑着的戏骨”,陈佩斯演绎时,与角色一样践行着“只玩真的”,片中侯喜亭焦头烂额以头撞柱,陈佩斯真撞;听到观众为舞台上的荒腔走板喝彩时,侯喜亭扇自己耳光,陈佩斯也是真扇;拒绝改戏时,侯喜亭喃喃着“我改不了”身体下滑跪在地上,七旬高龄的陈佩斯也是结结实实跪了下去。饰演金啸天的尹正一语道破:“这个角色和导演这个人一样,都只来真的。”
黄渤饰演的大嗓儿是一个热爱戏曲的店伙计,却被阴差阳错推上了名角的位置,成了“冒牌霸王”。首次在电影里唱京剧,黄渤认真学习了戏曲身段和唱腔,戏曲指导松岩赞道:“我教他们的时间不长,但从成果来看,他们私下肯定下了功夫。”

姜武演绎的洪大帅,暴戾外壳下有意想不到的“呆”,他执拗于“楚霸王不能自刎必须过河”,甚至为此拔枪强迫戏班改戏。姜武将洪大帅演绎得入木三分,让这个角色既好笑又带上了些许荒诞悲情色彩。
尹正称金啸天是他从艺以来难度最大的角色,勒头勒到晕眩虚脱,也印证了他为角色交付全部的决心。杨皓宇饰演的戏院吴经理,是典型的“生意人”,不负责艺术,只负责利益,在乱世中努力维系着戏院的生存。余少群诠释的凤小桐堪称“反骨美强惨”,陈佩斯盛赞其贴合角色“如同量身定制”。陈大愚把“恶奴”徐明礼的狐假虎威演得活灵活现,徐卓儿饰演的六姨太思玥则映照强权下女性的飘摇命运。
是否考虑翻拍小品?几句话尽显艺术坚持
目前,电影《戏台》正在全国超前点映中,导演、编剧兼领衔主演陈佩斯携主演余少群、陈大愚、徐卓儿日前来到上海,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分享了喜剧创作改编和角色塑造的幕后故事。
“这包袱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笑着笑着就品出味儿了。”一位多次看过话剧版的观众如此感慨,道出了影片的喜剧魅力。
陈佩斯表示,影片的笑点是通过“情节递进加误会叠加”的方式自然生发,“每一步都带着新的误会,观众跟着情节走,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相较于话剧版,电影《戏台》的改编大胆且细腻,影片后半段对金啸天的角色线进行了重构,原本舞台上角色醒来后的“误打误撞”,在电影中变成因听到大帅对戏剧人的侮辱而主动反抗,对此陈佩斯解读道:“这条主观意志的行动线,让喜剧冲突从被动误会升级成主动对抗,这也符合角色性子,改编背后是剧本反复的推敲。”
“能演到这么扎实的剧本,是演员的福气。”余少群的感慨,道出了《戏台》喜剧魅力的根源。当被问及如何演绎出凤小桐层次丰富的特质时,他直言:“好剧本就像精准的地图,沿着人物脉络走,每一步都不会错。话剧版《戏台》演了十年,剧本早被打磨得非常扎实,电影版更是在这基础上精打细磨,演员只要沉进去,心里的东西自然就出来了。”

《戏台》观影活动现场,有观众带着父母女儿来观影,笑称“80后从小看您的作品长大,现在带全家来’补课’”,还有观众感慨:“三十多年前搬着小板凳看陈老师的露天电影,现在带女儿来看《戏台》,就像完成了一场家庭文化传承。”
同时观众的提问总能戳中作品的内核,电影片尾曲选用了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有观众好奇这一选择背后的巧思,陈佩斯坦言这是“年轻时的心头好”:“这词够苍凉,我年轻时就很喜欢读,没想到跟电影的味儿对上了。”
还有观众问陈佩斯,是否考虑将过往的经典小品改编成电影,陈佩斯寥寥几句回应尽显老艺术家对艺术的坚持:“小品我一个都不准备翻拍,这是不能做的,它的结构只够15分钟就到头了。题材两个字本身是有质量的,小品质量就这么多,你让它做一个大蛋糕是不行的,因为它就是一个小面团,如果把它吹成一个电影,那就成了一个大气泡。”余少群饰演的凤小桐有惊艳的虞姬扮相,却常常要忍受长达一整天“勒头”的煎熬,戏曲演员的“必修课”在电影拍摄中变成持久战,“一天勒下来,大脑缺氧是常事,导演总怕我们晕过去。”
陈大愚则从创作本质力荐影片:“就像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说的,好故事是’挖出现实里的真东西’。《戏台》里每个小人物的挣扎都带着生活的温度,这种真实值得大家走进影院细品。”徐卓儿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角色思玥的细腻:“电影里的笑声里藏着温度,真的建议大家带着家人来,会有很好的体验和收获。”
电影《戏台》不仅延续了话剧的经典风骨,更以银幕语言拓展了喜剧的边界,这个夏天不妨走进影院,在笑声里读懂戏里戏外的人生百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