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难道真的要走向灭亡、灰飞烟灭了吗?这是二零二一年中国资本圈最大的一个谜题,而这个谜题的终极答案或许即将揭晓。情况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如今中国游戏行业可谓是惊雷不断,祸事连连。

先有限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规定出台,未成年人每周只能玩三个小时的网络游戏。后有不久前腾讯、网易等一众游戏界大佬先后遭遇到监管层约谈,要求被遏制唯金钱、唯流量的错误倾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曾经坐拥万亿资本帝国的中国游戏就面临着重新洗牌了。

游戏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孩子们有救了!家长不用担心了????

而有兄弟要问了,难道中国游戏真的就马上就完蛋了吗?今天一次看个透。首先捋一捋这个事的顶层大逻辑,游戏行业惨遭整顿之后不少家长是拍手叫好,高呼着支持关闭网络游戏,坚决禁止网络游戏。这是为什么?

有数据显示,在一点八三亿未成年网民当中,上网玩游戏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二点五,其中移动游戏占比百分之五十六点四,工作日在线超两小时的未成年人达到了百分之十三点二。

很多家长都反映,自从孩子沉迷游戏了,放学是在家,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大门不出了,二门也不迈了,整天捧着手机。有些聪明的孩子本来学习成绩好了,玩上游戏之后成绩是一落千丈,甚至连性格都变得暴躁、抑郁了。不让玩游戏就耍脸色、闹脾气、砸东西,家长想管还管不了。

游戏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孩子们有救了!家长不用担心了????

这会肯定有人要说,这些家长又把锅甩游戏身上了,孩子沉迷游戏不是家长没有尽到自己的教育小孩义务吗?跟游戏有什么关系?别老让游戏给教育失败来买单。兄弟,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就算家长没有尽到陪伴自己孩子、教育孩子的义务,游戏公司就是清清白白、毫无责任的吗?太天真了。

游戏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孩子们有救了!家长不用担心了????

家长和游戏公司去对抗就好比是拔河,一边是因为工作生活身心俱疲的两个成年人,一边是集结了几十上百人精力共同开发的极具诱惑性的游戏。这双方一起抢孩子有限的注意力,谁能赢?势均力敌吗?显然不是。

家长在资本加持的游戏面前就仿佛是蚍蜉撼大树,虽然家长在日常生活里难免在陪伴孩子上没有完全尽到自己的义务,但是游戏公司呢?如果仔细了解一下游戏公司的组成人员,就会发现游戏公司里有大量的心理学硕士或者博士,他们干嘛?专门研究游戏怎么让人爱不释手,怎么让人一步步的上瘾?

游戏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孩子们有救了!家长不用担心了????

打个比方,每个网络游戏都一定会有签到机制,游戏公司只要一串代码就能让你每天乐此不疲的连续上线,带来所谓的成就感。而让你每天上线,第一步,只要上线了就会给你指定一些日常任务,完成。成任务之后继续给你发发奖励或者是勋章,让你以为获得了认可,给你带来了所谓的成就感。而无穷无尽的任务循环给你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就刺激,从而就慢慢上瘾了。

游戏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孩子们有救了!家长不用担心了????

那有兄弟要说了:嗨,就这,我不要奖励不就行了吗?不照样就想停就停,哪会上瘾?你就是在甩锅。

兄弟,游戏公司里的心理学专家那是高薪不是白拿的,他们用一个排行榜就能把你生活和游戏牢牢的绑在一起了,这有什么意思?

本来大家打游戏通关时间多少什么等级只有我自己知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是一旦把这些数据都放到了排行榜上,很多人就坐不住了,隔壁那个谁等级居然比我还高,每天都有人围着他转,让他带着上分。那可不行,我得赶紧把星级练上去,我要超过他。

游戏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孩子们有救了!家长不用担心了????

怎么回事?我的排名掉下去了,不行,我一定要花时间把排名给我赶上去,不能成为朋友圈里最菜的那个人。就这样,游戏利用人性中的攀比心理让你一次又一次企图爬到朋友圈的顶端,带来无尽的虚荣感,因此你也就越陷越深了。

以上的种种成熟的心理学理论就是游戏让人上演的底层逻辑。这些专家千方百计的把你留在游戏里一小时又一小时,连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都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心智不成熟、意志力不坚定的未成年的孩子们。

游戏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孩子们有救了!家长不用担心了????

你看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执行才一周的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孩子抱着ipad痛哭流涕错过游戏时间后的情绪崩溃、大哭大闹的案例了。所以孩子沉迷游戏这锅还真的不该全让家长去背。归根结底,现在的严格管控是为了游戏产业更健康的发展,也是为了让下一代有更好的未来。游戏公司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家长和社会也需要构建有序健康的生活环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